[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穿戴安全防护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859635.5 | 申请日: | 2019-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82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 发明(设计)人: | 乐士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安欣久商贸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2B3/06 | 分类号: | A42B3/06;A42B3/04;A42B3/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2343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穿戴 安全 防护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穿戴安全防护设备,其结构包括头盔、护罩、护颚器、动轴罩,头盔左右两端均安装有动轴罩,头盔前端表面上设有护罩,头盔由盔体、气囊触发器、气囊、防护内衬组成,头盔顶端设置有气囊触发器,当人体受到碰撞后,振动点火器对充气器进行加热,使得充气器瞬间分解出氮气,氮气通过过滤器由导气管进入气囊充气,将用户头部保护起来,避免头部受到伤害,利用护颚器内的进气孔配合过滤棉将外界带有灰尘的空气进行过滤,使得用户在行驶时,不会过多的吸入灰尘,而影响驾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穿戴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智能穿戴安全防护设备。
背景技术
头盔是用来保护头部的护具。是军人训练、作战时戴的帽子,是人们交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人们在骑行摩托车必须要佩戴安全头盔,而安全头盔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头部在摔倒后不会受到重创,而现有的头盔内部有的是用内衬架空在头部上,这样的缺陷就是安全头盔受到撞击后,头部会在安全头盔内撞向安全头盔内壁,使得头部损伤,因此需要对安全头盔内部进行二次防护,并且摩托车在快速行驶时,会造成用户在呼吸时空气的进入不顺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穿戴安全防护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现有的头盔内部有的是用内衬架空在头部上,这样的缺陷就是安全头盔受到撞击后,头部会在安全头盔内撞向安全头盔内壁,使得头部损伤,因此需要对安全头盔内部进行二次防护,并且摩托车在快速行驶时,会造成用户在呼吸时空气的进入不顺畅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智能穿戴安全防护设备,其结构包括头盔、护罩、护颚器、动轴罩,所述的头盔左右两端均安装有动轴罩,所述的头盔前端表面上设有护罩,所述的头盔和护罩通过动轴罩活动连接,所述的头盔前端下设有护颚器,所述的头盔和护颚器为一体化结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头盔由盔体、气囊触发器、气囊、防护内衬组成,所述的盔体顶端安装有气囊触发器,所述的盔体内部顶端设有气囊,所述的盔体和气囊活动连接,所述的盔体内部设有防护内衬,所述的盔体和防护内衬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气囊触发器由氮气盒、振动点火器、充气器、螺旋弹簧、过滤器、导气管、安全膜片组成,所述的氮气盒内部左端设有振动点火器,所述的氮气盒和振动点火器相连接,所述的振动点火器上设有充气器,所述的充气器和氮气盒相贴合,所述的充气器上设有螺旋弹簧,所述的充气器和螺旋弹簧一端相连接,所述的螺旋弹簧另一端上设有安全膜片,所述的安全膜片和氮气盒胶连接,所述的氮气盒内部右端上设有过滤器,所述的氮气盒和过滤器通过电焊焊接,所述的氮气盒右端上设有导气管,所述的氮气盒和导气管固定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导气管与气囊通过盔体顶端相连通。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护颚器由护颚体、进气孔、过滤棉、角度旋钮、挡片组成,所述的护颚体上设有进气孔,所述的护颚体前端表面上角度旋钮,所述的护颚体和角度旋钮活动连接,所述的角度旋钮上设有挡片,所述的角度旋钮和挡片相扣合,所述的护颚体内壁上设有过滤棉,所述的护颚体和过滤棉胶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充气器为叠氮化钠用于与点火器发生化学反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过滤器采用金属材质制作,不易损坏。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气囊和防护内衬相贴合。
基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穿戴安全防护设备,在操作后可达到的优点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安欣久商贸有限公司,未经南安欣久商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596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