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腔胃引流及肠内营养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58044.6 | 申请日: | 201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12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缑亚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A61M25/14 |
代理公司: | 西安合创非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8 | 代理人: | 杨蕾 |
地址: | 7100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腔胃 引流 营养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双腔胃引流及肠内营养管,包括盒体、营养管、引流管和嘴套,盒体的上端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部滑动有滑块,盒体的一侧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营养管和引流管,营养管的一侧表面设置有一号阀,引流管的一侧表面设置有二号阀,营养管和引流管的中心位置处的外部四周卡合连接有嘴套,本装置的一端设置有嘴套,嘴套内部穿合有营养管和引流管,通过嘴套对嘴部进行支撑,避免对管子造成损坏;在营养管和引流管一侧设置有盒体,通过盒体和营养管手动将食物注入肠胃中,通过盒体和引流管手动将胃中胃液引流吸出,管内流量控制方便;营养管和引流管相互独立,互不相通,便于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腔胃引流及肠内营养管。
背景技术
双腔胃管是一种带分叉管接头的双腔胃管,包括主管体、主管腔和辅助管腔、管接头及管头配有的塞子,双腔胃管可用于胃肠减压,鼻饲和洗胃,相比于传统胃管,可有效避免临床贴壁现象,单位时间内洗胃效果显著且不存在二次污染问题,双腔胃管主管体上设有X线标识插入深度的刻度,内腔被隔膜分隔成头部相通的主管腔和辅助管腔,形成共同管腔,主管腔的侧壁上开有侧孔,主管体的尾端插接有分叉管接,包含的主管接头和辅助管接头在插接处并拢,与普通双腔胃管相比:辅助管腔与主管腔配用关系更为紧密,既可以分别灌注流质食物、清水、药物等不同物品,也可以灌注同一种物品、更可以对冲可能出现的出口堵死现象,从而达到减轻患者痛苦,保持双腔胃管多功能的辅助治疗效果。
部分患者嘴部开合不便,当管子从嘴部穿过时,由于缺少支撑物,易对管子造成压迫,影响管内液体流动,且会存留牙齿印,降低使用寿命;无论是注入食物还是吸取胃液,管内液体流量控制不便,过多过少都会造成患者肠胃不适;通过单根主管连接双个管头,食物和胃液易混合,造成交叉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腔胃引流及肠内营养管,具有使用舒适和调节方便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腔胃引流及肠内营养管,包括盒体、营养管、引流管和嘴套,盒体的上端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部滑动有滑块,盒体的一侧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营养管和引流管,营养管的一侧表面设置有一号阀,一号阀的一侧位于营养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号管,引流管的一侧表面设置有二号阀,二号阀的一侧位于引流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二号管,营养管和引流管的中心位置处的外部四周卡合连接有嘴套,营养管的末端开设有一号槽,引流管的末端开设有二号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腔胃引流及肠内营养管优选技术方案,滑块的底端位于盒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杆,连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塞,盒体的内表面两侧均开设有推槽,推槽与活塞相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腔胃引流及肠内营养管优选技术方案,嘴套为环形结构且内部中空,嘴套与营养管和引流管相卡合,嘴套的两端均开设有孔且均为椭圆形结构,且两个孔的孔径大小从前到后依次缩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腔胃引流及肠内营养管优选技术方案,一号槽为弧形结构且内部中空,一号槽与营养管内部相通且内壁光滑,二号槽为弧形结构且内部中空,二号槽与引流管内部相通且外部四周开设有若干个圆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腔胃引流及肠内营养管优选技术方案,营养管的前端内表面设置有一号转片,一号转片的上端通过转轴与营养管的内表面转动相连接,一号转片的两侧均通过弹簧与营养管的内表面弹性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腔胃引流及肠内营养管优选技术方案,引流管的前端内表面设置有二号转片,二号转片的底端通过转轴与引流管的内表面转动相连接,二号转片的两侧均通过弹簧与营养管的内表面弹性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腔胃引流及肠内营养管优选技术方案,一号阀和二号阀均为圆形结构且内部中空,一号阀和二号阀分别与营养管和引流管的内部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未经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580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剂混合研磨一体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晾衣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