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离瓶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856136.0 | 申请日: | 2019-06-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02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 发明(设计)人: | 黄佳琦;徐洪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源骏创新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17/02 | 分类号: | B01D17/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1 | 代理人: | 乔占雄 |
| 地址: | 311112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离瓶,包括瓶身、瓶盖、输入管、输出管以及接口阀,所述瓶盖与所述瓶身密封连接,所述输入管和输出管均穿过所述瓶盖插至所述瓶身内部,位于所述瓶身内部的所述输入管的管长大于所述输出管的管长,所述接口阀与所述输出管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简单巧妙的结构设计使混合液中的四氯化碳得以分离出后再排出污水,减少了污染的危害性,提高了环保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离瓶。
背景技术
在对水中的含油量进行检测时,往往需要先往水样中通入四氯化碳,使四氯化碳和水混合后进行检测。四氯化碳易挥发,为有毒性的有机化学物品,而现有检测设备对混入四氯化碳后的水样是没有做进一步做分离处理的,即没有进一步将四氯化碳分离出来就直接排出混合水。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分离仪器,以使充分混合后的水样中的四氯化碳通过仪器就能分离出来。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离瓶,能有效将混合液中的四氯化碳分离出,提高了环保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分离瓶,包括:
瓶身;
瓶盖,与所述瓶身相配合;
输入管,穿过所述瓶盖插至所述瓶身内部;
输出管,穿过所述瓶盖插至所述瓶身内部,位于所述瓶身内部的所述输入管的管长大于所述输出管的管长;以及
接口阀,与所述输出管相连。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输出管与所述输入管并排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输入管和输出管的外周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输出管相连通,所述接口阀安装在所述连接孔处。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接口阀与所述连接头密封固定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瓶盖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头通过安装孔连接在所述瓶盖上。位于所述瓶身内部的所述输出管的管口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输入管的管口的水平高度。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头位于所述瓶盖内的一端的端面设有端盖,所述端盖与所述瓶身的瓶口相配合。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输出管、输入管和连接头一体成型。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头为柱形结构,所述连接头的侧面设有安装面,所述接口阀与安装面之间有密封垫。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输入管延伸至所述瓶身的底部。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输入管位于瓶身外部的端部设有易插锥面。
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从所述输入管通入分离瓶中的混合水样因四氯化碳的密度较大而沉淀于分离瓶底部,与此同时,通过输入管和输出管管口之间形成的高度差,使得位于分离瓶上层的水不断能从输出管排出,从而实现了边进边排,提高了分离效率。进一步通过将输出管、输入管以及连接头集合成一体,使得分离瓶结构上更加合理简单,操作更方便,通过接口阀实现了各部分的快速连接配合,提高了装配效率和设备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部分结构的爆炸图;
图3是图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输入管、输出管以及连接头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源骏创新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源骏创新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561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