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晶模组生产用脱泡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855378.8 | 申请日: | 2019-06-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28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 发明(设计)人: | 韩燚昌;李雨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视晶光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441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舱 液晶模组 左右两侧 本实用新型 底板顶部 拿取 气缸 垂直固定连接 底板 封门 传统过程 偏上位置 气缸带动 竖直向上 水平固定 脱泡装置 锥形橡胶 倒V型槽 上端 繁琐性 活塞杆 底壁 显示屏 升降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晶模组生产用脱泡装置,包括底板和压力舱,所述压力舱左右两侧中部片偏上位置均水平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底板顶部左右两侧中间位置均竖直向上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的上端与连杆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有锥形橡胶板,所述压力舱底壁中间位置开设有倒V型槽。本实用新型进行拿取液晶模组的显示屏时,直接通过连个气缸带动压力舱进行升降,方便快捷,避免传统过程中需要将压力舱左右两侧的封门进行分别打开后才能进行拿取液晶模组的繁琐性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模组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液晶模组生产用脱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液晶模组的制造工艺主要包括四个阶段,分别为彩色滤光片制备、Array(阵列基板制造)工艺、Cell(液晶盒制备)工艺以及Module(模块组装)工艺。其中,在Module工艺中,需要对已完成偏光片贴付的液晶面板进行脱泡处理,以达到消除或减小贴附气泡的效果,最终提高产品良率和质量。
目前的现有的脱泡设备在脱泡过程中,压力舱内的气压逐渐增高,该气压通过密封支架传递至中空的橡胶压力圈上,这时橡胶压力圈发生变形并与压力舱门紧贴,产生密封环境,但是在压力舱左右两侧设置为相通结构,这种结构无非会加大橡胶压力圈的使用成本和量,并且对于后期取出液晶显示屏时,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模组生产用脱泡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晶模组生产用脱泡装置,包括底板和压力舱,所述压力舱左右两侧中部片偏上位置均水平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底板顶部左右两侧中间位置均竖直向上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的上端与连杆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有锥形橡胶板,所述压力舱底壁中间位置开设有倒V型槽,所述底板顶部中间位置竖向固定粘接有三根等距分布的橡胶支座,所述压力舱底壁固定粘接有密封橡胶垫,所述压力舱前部中间位置嵌入固定有透明观察板,所述压力舱顶部中间位置竖直固定密封贯穿有抽气管,且抽气管上固定安装有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倒V型槽与锥形橡胶板竖直对齐,且大小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三根所述橡胶支座顶部搭接有液晶显示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密封橡胶垫位于所述倒V型槽外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透明观察板为强力钢化玻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进行拿取液晶模组的显示屏时,直接通过连个气缸带动压力舱进行升降,方便快捷,避免传统过程中需要将压力舱左右两侧的封门进行分别打开后才能进行拿取液晶模组的繁琐性问题。
2.本实用新型当压力舱与底板盖合时,压力舱底部的密封橡胶垫和倒V型槽与底板上的锥形橡胶板密合,从而保证密封性,并且锥形橡胶板不会直接与压力舱内的负压接触,导致影响其使用寿命的问题,解决了压力舱左右两侧设置为相通结构,这种结构无非会加大橡胶压力圈的使用成本和量,并且对于后期取出液晶显示屏时,十分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液晶模组生产用脱泡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液晶模组生产用脱泡装置的锥形橡胶板在底座上分布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液晶模组生产用脱泡装置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液晶模组生产用脱泡装置的透明观察板与压力舱连接侧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视晶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视晶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553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