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磨头高效玻璃除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54020.3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89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冯文志;项久争;孟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博驰自动化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7/033 | 分类号: | B24B27/033;B24B41/00;B24B55/06;B24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李建华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磨头 高效 玻璃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磨头高效玻璃除膜装置,传送组将待除膜玻璃传送至目标位置;固定组将传送至目标位置的待除膜玻璃固定;上磨头组可沿待除膜玻璃水平和竖直方向移动;下磨头组可沿待除膜玻璃水平和竖直方向移动;上磨头组与下磨头组能够在驱动组的驱动下分别或同时移动。本实用新型双磨头高效玻璃除膜装置极大地提高了除膜效率,不需要玻璃做往复运动,有利于保护玻璃表面,提高玻璃表面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磨头高效玻璃除膜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加工的发展趋势是玻璃尺寸越来越大,特别是玻璃的长度方向上,传统的除膜方式是顺次在玻璃的四边除膜,因此,玻璃每除膜一个侧边就需要往复移动一次,若玻璃长度过长,则除膜工位占用时间也相对较长,生产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玻璃除膜装置工作效率低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明显提高工作效率的双磨头玻璃除膜装置。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使用上述装置的除膜方法,该方法易操作,除膜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磨头高效玻璃除膜装置,包括:
传送组,将待除膜玻璃传送至目标位置;
固定组,将传送至目标位置的待除膜玻璃固定;
上磨头组,可沿待除膜玻璃水平和竖直方向移动;上磨头升降驱动方式采用两组直线圆轨导向保证磨头升降平稳,由伺服电机驱动链条升降;上磨头进给包括上磨头沿玻璃垂直方向伸缩及上磨头360°旋转;上磨头沿玻璃垂直方向伸缩方式采用直线导轨导向,伺服电机驱动滚珠丝杠实现伸缩滑动;上磨头360°旋转是由对玻璃边部除膜的工艺要求决定的,玻璃左边除膜完成后需要对玻璃上边除膜,然后是玻璃右边,最后复位,相邻边部夹角为90°,需要磨轮间歇式的90°选转以满足除膜要求,由伺服电机通过大小齿轮传动实现磨头旋转。
下磨头组,可沿待除膜玻璃水平和竖直方向移动;所述上磨头组与下磨头组能够在驱动组的驱动下分别或同时移动。下磨头水平方向移动方式采用两组直线圆轨导向,伺服电机驱动齿轮齿条实现水平方向移动;下磨头升降方式采用两组直线导轨导向,伺服电机驱动滚珠丝杠实现升降动作;下磨头沿玻璃垂直方向伸缩方式采用直线导轨导向,伺服电机驱动滚珠丝杠实现伸缩动作。
可选地,所述固定组采用伺服电机驱动带式旋转吸盘,在除膜时真空吸盘吸附玻璃表面并驱动玻璃前进。
可选地,所述传送组包括:
主机架,设于整个除膜装置的下部;
传送背板,竖直的设于所述主机架的上部,并与主机架固定连接;所述带式旋转吸盘设于所述传送背板底部并与所述传送背板在同一平面;
传送带,沿所述传送背板的延伸方向设于主机架的上部。
可选地,还包括传送胶辊,竖直的设于所述传送背板一侧,在所述带式旋转吸盘旋转移动的过程中,待除膜玻璃在传送胶辊的辅助下稳定移动。
可选地,所述上磨头组包括:沿所述传送背板的竖直方向延伸的立柱;沿所述立柱上下移动的上磨轮,所述上磨轮在升降器的驱动下可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对玻璃除膜。
可选地,所述下磨头组包括:横向驱动组,可驱动下磨头沿所述主机上方的轨道水平左右移动;升降驱动组,可驱动下磨头沿玻璃竖直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双磨头高效玻璃除膜方法,
上磨头由下至上在玻璃左侧除膜;
下磨头与上磨头同时从玻璃的左侧向右侧移动,为玻璃的上边和下边除膜;
下磨头自动复位;
上磨头由上至下在玻璃右侧除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博驰自动化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博驰自动化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540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