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给水厂炭砂组合滤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53054.0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05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安东;钱云坤;姜婷婷;杨斯捷;安佑婕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6;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陆尤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厂 组合 滤池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给水厂炭砂组合滤池。针对高有机物给水厂沉淀池出水进行再处理,主要包括上层生物活性炭层、中间的砂层和下部的反冲洗滤头;通过生物活性炭层去除悬浮固体、胶体物质、有机物和嗅味物质;通过砂层的过滤,截留水中的微生物、凋亡细胞及反应产生的胞外有机物,降低炭后的微生物泄露风险,减少出水中微生物指标;通过反冲洗滤头,进行周期性反冲洗,增加活性炭和细砂的使用寿命,降低运行成本。本实用新型滤池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填料利用率高,出水水质好,检修方便。对城市给水厂现有工艺的升级改造和新工艺的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给水厂炭砂组合滤池。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水污染现象也愈发严重。2016年中国环境质量公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达不到饮用水源标准的Ⅳ类、Ⅴ类及劣Ⅴ类水体在河流、湖泊(水库)、省界水体及地表水中占比分别高达28.8%、33.9%、32.9%及32.3%,且相较西方发达国家,我国水体污染更是主要以有机物等严重污染为主。而有机物又可以与消毒剂氯等反应生成消毒副产物,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有机物的去除逐渐成为给水处理的主要目标。
目前我国大部分给水厂依旧为常规处理工艺,即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仅少数大城市的少数水厂已升级改造成深度处理工艺,即混凝、沉淀、过滤、生物活性炭和消毒。常规处理仅能去除胶体、悬浮物和微生物,对原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NH4+-N)去除能力较低。深度处理工艺虽能去除原水中较高的有机物,弥补常规处理工艺的不足,但是随着现场工艺运行情况测试发现深度处理工艺中的生物活性炭池普遍存在出水微生物超标现象,部分水厂炭滤池出水微生物数量已超过水厂进水微生物数量,严重影响后续消毒阶段的消毒剂使用量,影响水厂出水水质,增加饮用风险。且深度处理工艺工艺繁琐,工程投资大,后期运行成本较高,因此研究出工艺简便、运行成本低的给水厂深度处理工艺迫在眉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对有机物的去除能力强、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运行成本低的给水厂炭砂组合滤池。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给水厂炭砂组合滤池,是针对高有机物给水厂沉淀池出水进行再处理,包括通过上层生物活性炭层,以增强有机物和NH4+-N的去除;通过下层砂层的过滤,以减少出水中微生物指标;通过下部安装的反冲洗滤头,进行周期性反冲洗,增加活性炭和细砂的使用寿命,降低运行成本。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给水厂炭砂组合滤池,包括:
若干个设置于滤池下部区域的反冲洗滤头7;
设置于滤池中部的砂层5,砂层5放置于承托层6上;设置于砂层5上面的生物活性炭层4;生物活性炭层4上方为待过滤的沉淀水区;
承托层6下部为经过滤的净水区;滤池上方设有进水阀1,滤池侧壁上设有V型槽2,V型槽2上设有小孔3;滤池中间部位设有纵向放置的分隔区12(分隔区12将滤池分隔为左右两个部分),分隔区12内中部设有横向分隔板11,分隔区12下部侧壁设有配水孔9;分隔区12的横向分隔板上部与滤池上部的待过滤的水区连通,分隔区12的横向分隔板上部设有排污阀8;分隔区12的横向分隔板下部与滤池下部的净水区通过配水孔9连通;
滤池底部设有出水阀10。
本实用新型滤池的工作流程为:沉淀池出水(简称沉淀水)通过进水阀1进入滤池上部的V型槽2内,通过V型槽2上设置的小孔3,均匀布水,进入滤池上部的沉淀水区;然后依次通过生物活性炭层4、砂层5,进行过滤;经过过滤的水进入滤池下部的净水区;最后通过滤池底部的排水阀10出水;在滤池运行一定时间后,利用反冲洗滤头7进行反冲洗,反冲洗时可通过小孔3实现横向布水扫洗;反冲洗污水通过排污阀8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530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的钢管承插口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尺寸的铅笔短支锯断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