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用投碱中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51843.0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37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王玉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博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66 | 分类号: | C02F1/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用投碱 中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投碱中和装置,包括中和仓、第一电机、离心泵、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所述中和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搅拌叶相连接,所述搅拌叶通过轴承安装在中和仓的内部。本实用新型该污水处理用投碱中和装置,通过设置转叶在入料管的入口处进行转动,使得入料管插入碱粉堆时,打开第二电机致使转叶能够对碱粉堆进行拨动,使得碱粉堆不会因堆积压缩成块而难以吸取,通过设置搅拌叶对中和仓的内部进行搅拌,使得碱的中和效率加快,同时通过在投料管的下端设置多组出料口,使得离心泵投碱时,碱能够通过出料口分散落至中和仓内,从而使得碱溶于水的效率较快,致使中和效率增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污水处理用投碱中和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过程中,常常需要投入碱,来对酸性水进行中和,使其PH值达标,以此达到出水标准,在投放碱粉的过程中,需要通过离心泵来一次性投入,但碱粉常常会因堆积压缩,使得碱粉堆密度降低,致使泵机吸取速度较慢,另外,碱粉在投入污水时,如投放较多,会在水面产生堆积,致使碱粉中和效率降低,其次,因碱粉为粉状,当污水发生蒸发现象时,水汽容易使得碱粉在投料管道内发生粘黏,导致管路堵塞,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污水处理用投碱中和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投碱中和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碱粉堆积压缩难以吸取,碱粉投放不当导致中和效率降低和碱粉受潮在投料管内粘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用投碱中和装置,包括中和仓、第一电机、离心泵、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所述中和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搅拌叶相连接,所述搅拌叶通过轴承安装在中和仓的内部,所述中和仓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离心泵,且离心泵的下端插设有入料管,所述入料管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转叶固定连接,所述入料管的下端摆放有储料盆,所述离心泵的左侧插设有投料管,所述中和仓的左侧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且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丝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的右端通过丝母安装有第一固定块,且第一固定块的下端铰接有固定板,所述第一丝杆的左端套接有第一锥形齿轮,且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固定安装在第二丝杆的上端,且第二丝杆的下端通过轴承安装在中和仓的左侧内部,所述第二丝杆上通过丝母安装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右端固定焊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上端焊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上端插设在出料口的下端,且出料口安装在投料管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丝母,且丝母与第一丝杆相互配合,所述固定板通过第一固定块与第一丝杆设置为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上端为L型结构,且L型结构的内侧通过铰接轴与第一固定块的下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丝母,且丝母与第二丝杆相互配合,所述连接杆通过第二固定块与第二丝杆设置为升降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上端等距安装有推杆,且推杆上端的外侧尺寸与出料口的内侧尺寸相等。
优选的,所述投料管的左端与中和仓内部的左壁留有空隙,所述投料管的下端等距安装有出料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污水处理用投碱中和装置,通过设置转叶在入料管的入口处进行转动,使得入料管插入碱粉堆时,打开第二电机致使转叶能够对碱粉堆进行拨动,使得碱粉堆不会因堆积压缩成块而难以吸取;通过设置搅拌叶对中和仓的内部进行搅拌,使得碱的中和效率加快,同时通过在投料管的下端设置多组出料口,使得离心泵投碱时,碱能够通过出料口分散落至中和仓内,从而使得碱溶于水的效率较快,致使中和效率增加;通过设置固定板对投料管的内部进行清理,其次通过推杆对出料口的内部进行清理,使得投料管和出料口内部受潮的碱粉能够被排出,从而防止投料管和出料口发生堵塞现象。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博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博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518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处理池用脱氮药剂添加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钣金废料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