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轿门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851749.5 | 申请日: | 2019-06-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948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 发明(设计)人: | 许轶铖;徐城飞;喻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市金昊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苏州珀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B13/30 | 分类号: | B66B13/3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展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21 | 代理人: | 陈欣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轿门 结构 | ||
一种电梯轿门结构,包括地坎,其上设置有驱动件以及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上连接有轿门,所述轿门的下端设置有地坎。本实用新型使用直流薄电机,使其上坎的高度较低,以便其可以适应更矮的楼层,同时其轿门较薄,使其轿厢空间大,使用范围广,而且地坎占用空间小,轿门与层门距离地坎的距离短,使其占用井道空间较小,适宜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轿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梯轿门结构。
背景技术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按速度可分低速电梯(4米/秒以下)、快速电梯4~12米/秒)和高速电梯(12米/秒以上)。19世纪中期开始出现液压电梯,至今仍在低层建筑物上应用。1852年,美国的E.G.奥蒂斯研制出钢丝绳提升的安全升降机。80年代,驱动装置有进一步改进,如电动机通过蜗杆传动带动缠绕卷筒、采用平衡重等。19世纪末,采用了摩擦轮传动,大大增加电梯的提升高度。
在别墅等特殊场景中,小型电梯有着较好的市场场景,但是现有的电梯轿门结构其上坎的高度较高,使其不能适应更矮的楼层,而且轿门的厚度较厚,使其轿厢的空间小,使用受限,而且轿门距离地坎的距离长,使其占用井道空间较大,推广受限。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电梯轿门结构。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梯轿门结构,包括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上坎:其高度为203毫米到250毫米,厚度为53毫米到57毫米,其上设置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上坎可拆卸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连接组件连接;
轿门:其厚度为20毫米到25毫米;
所述上坎位于所述轿门的上端,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轿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为薄直流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轿门的下端设置有地坎,所述地坎的厚度为35毫米到40毫米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轿门与所述地坎之间的间距为63毫米到66毫米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电梯轿门结构使用直流薄电机,使其上坎的高度较低,以便其可以适应更矮的楼层,同时其轿门较薄,使其轿厢空间大,使用范围广,而且地坎占用空间小,轿门与层门距离地坎的距离短,使其占用井道空间较小,适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梯轿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上坎,2为驱动装置,3为连接组件,4为轿门,5为地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市金昊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苏州珀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吴江市金昊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苏州珀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517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