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工位探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51713.7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21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华;王慧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耐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04 | 分类号: | G01N23/04;G01N23/046;G01N23/18;G01N23/083;F16M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韩飞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工 探伤 装置 | ||
1.一种双工位探伤装置,包括Z向移动件(1)、检测组件(2)、X向移动件(3)、工件夹持组件(4),所述Z向移动件(1)与所述检测组件(2)连接,所述X向移动件(3)与所述工件夹持组件(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Z向移动件(1)与所述X向移动件(3)垂直,所述检测组件(2)包括检测支架(21)、X射线发生单元(22)、X射线成像单元(23),所述检测支架(21)至少包括三个用于安装所述X射线发生单元(22)、X射线成像单元(23)的基面(211),所述X射线成像单元(23)的数量与所述X射线发生单元(22)一致,所述X射线发生单元(22)、X射线成像单元(23)分别安装在三个基面(211)上,使得相邻两所述基面(211)上所述X射线发生单元(22)与所述X射线成像单元(23)相对应;
所述工件夹持组件(4)包括有夹持器(41)和固定板(42),所述夹持器(4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夹持器(41)与所述固定板(42)连接,所述夹持器(41)间平行,一所述夹持器(41)设置在两相对的X射线发生单元(22)、X射线成像单元(23)之间,通过所述X向移动件(3)驱动两所述夹持器(41)向检测组件(2)方向运动,所述Z向移动件(1)驱动所述检测组件(2)在Z向运动,使得所述检测组件(2)对两个工件同时检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射线发生单元(22)安装在两个不相邻的所述基面(211)上,所述X射线发生单元(22)安装在所述检测组件(2)的外侧,X射线成像单元(23)安装在另一个所述基面(211),所述X射线成像单元(23)安装在所述基面(211)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Z向移动件(1)包括第一电机(11)、第一丝杆(12)、第一支架(13),所述第一电机(11)、第一丝杆(12)安装在第一支架(13)上,所述第一电机(11)与所述第一丝杆(12)连接,所述第一丝杆(12)与所述检测组件(2)旋转连接,所述检测组件(2)与所述第一支架(13)滑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工位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3)的一侧面上安装有槽钢(131),所述槽钢(131)上安装有光电传感器(132),所述光电传感器(132)与所述槽钢(131)可动连接,所述光电传感器(132)朝向所述检测组件(2)。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工位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Z向移动件(1)包括有减速器,所述减速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机(11)、第一丝杆(12)连接,所述减速器为行星轮减速器(14)。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工位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3)上安装有轨道,所述轨道上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轨道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检测支架(21)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上安装有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丝杆旋转连接,所述检测支架(21)上固定安装有螺母座,所述螺母座与所述螺母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工位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数量为两条,每一所述轨道上安装有两个所述滑块。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工位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Z向移动件(1)还包括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轴向与所述第一丝杆(12)的轴向一致,所述导向柱与所述检测组件(2)滑动连接。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工位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面(211)上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安装在两侧的所述基面(211)上,所述气缸连接有快门铅,所述快门铅放置在所述X射线发生单元(22)、X射线成像单元(23)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器(41)上包括有用于限制工件位置的定位杆(411)和夹头(412),所述定位杆(411)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夹头(412)与所述定位杆(411)的位置相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耐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科耐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5171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草原典型牧草识别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分离式探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