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式蝶形止回阀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851688.2 | 申请日: | 2019-06-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59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 发明(设计)人: | 顾素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通达船用阀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15/18 | 分类号: | F16K15/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5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蝶板 阀盖 阀杆 伸缩杆 本实用新型 蝶形止回阀 第二空腔 第一空腔 内部连接 内部设置 阀体 流通量 穿过 阀门领域 阀体内壁 压力冲击 转动连接 转动相连 内连接 体内部 蝶阀 阀腔 握柄 限位 匹配 五金 转动 相抵 体内 配合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式蝶形止回阀,属于五金阀门领域。一种一体式蝶形止回阀,包括阀体和蝶板,阀体内部设置有与蝶板相匹配的阀腔,蝶板内部连接有阀杆,阀杆一端转动连接在阀体内,阀杆远离阀体的一端穿过阀盖并连接有握柄,阀杆内部设置有第一空腔,阀盖内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远离阀盖的一端穿过阀盖并与第一空腔底部转动相连,蝶板内部设置有第二空腔,第二空腔内部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一端与第一连杆相配合,伸缩杆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与阀体内壁相抵;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保证蝶板转动一定的角度后稳定的固定起来,避免蝶板在介质的压力冲击下发生限位不稳的情况,影响蝶阀对介质流通量的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阀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式蝶形止回阀。
背景技术
蝶阀又叫翻板阀,是一种结构简单的调节阀,可用于控制空气、水、蒸汽、各种腐蚀性介质、泥浆、油品、液态金属和放射性介质等各种类型流体的流动,在管道上主要起切断和节流作用,蝶阀启闭件是一个圆盘形的蝶板,在阀体内绕其自身的轴线旋转,从而达到启闭或调节的目的。
传统蝶阀包括阀体和阀杆,阀杆的下端设置有阀板,该蝶阀的阀板位置的限定主要依靠涡轮蜗杆的结构实现,其中蜗杆即为上阀杆的上部,但是这种限位结构限位不够稳固,当阀体内介质的流速不稳定时很容易导致蝶板发生转动,进而影响介质进出流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一体式蝶形止回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一体式蝶形止回阀,包括阀体和蝶板,所述阀体内部设置有与蝶板相匹配的阀腔,所述蝶板连接在阀腔内,所述阀体顶壁上连接有阀盖,所述蝶板内部连接有阀杆,所述阀杆一端转动连接在阀体内,所述阀杆远离阀体的一端穿过阀盖并连接有握柄,所述阀杆内部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阀盖内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远离阀盖的一端穿过阀盖并与第一空腔底部转动相连,所述蝶板内部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一端与第一连杆相配合,所述伸缩杆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与阀体内壁相抵。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啮合连接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连接在伸缩杆上。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包括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一端与第二连杆固定相连,所述螺纹套筒远离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三连杆螺纹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杆远离螺纹套筒的一端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收缩在第二空腔内部,且所述凸块与第二空腔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顶部设置有转动手柄,所述转动手柄外壁上设置有防滑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式蝶形止回阀,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体式蝶形止回阀,通过转动阀体顶部的握柄,从而可以带动阀杆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蝶板转动,从而实现对介质流通的调节,然后通过转动转动手柄,从而可以带动第一连杆转动,进而带动连接在第一连杆外壁上的第一凸台转动,从而带动与第一凸台啮合相连的第二凸台转动,从而带动与第二凸台相连的第二连接杆和连接在第二连杆外壁上的螺纹套筒转动,通过螺纹套筒的转动,从而带动与螺纹套筒螺纹相连的第三连杆进行滑动,从而使得第三连杆向第二空腔外部伸出,从而带动凸块向外伸出,进而凸块则会紧密的与阀体内壁相抵,且螺纹套筒在第二空腔内只能转动,不能移动,从而使第二连杆上的第二凸台始终与第一凸台相配合,且第三连杆在第二空腔内只能移动不能转动,可使第三连杆方便移动,从而使得蝶板转动一定的角度后能够稳定的固定在阀体内部,避免蝶板在介质的压力冲击下发生限位不稳的情况,从而影响蝶阀对介质流通量的控制,通过凸块与第二空腔相匹配,从而避免介质进入到第二空腔内部,而影响伸缩杆的正常伸缩,通过设置的转动手柄,从而便于对第一连杆的主动,通过防滑纹的设置,从而避免旋转转动手柄时发生打滑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通达船用阀泵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通达船用阀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516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