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压修井作业用自动垂直升降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51087.1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59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王学强;钟华;陈飞虎;贾沙沙;郭洋;李晓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四川圣诺油气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9/00 | 分类号: | E21B1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玖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8 | 代理人: | 胡琳梅 |
地址: | 6183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压修井 作业 自动 垂直 升降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压修井作业用自动垂直升降车,属于石油修井设备领域,一种带压修井作业用自动垂直升降车,包括支撑、立柱、定滑轮组、绞车、滚动支撑和升降仓,立柱左端固定连接有承压座,承压座上端固定连接有一对C型板,且升降仓位于一对C型板之间,一对C型板相互靠近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滑轨,升降仓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与限位滑轨相匹配的滑块,且滑块与限位滑轨之间滑动连接,升降仓下端固定连接有四个均匀分布的缓冲块,承压座上侧设有位移框,承压座与位移框之间固定连接有四个均匀分布的缓冲弹簧,可以实现对升降仓实现有效防护,即使出现升降仓坠落的情况也可减少人员伤亡,提高技术人员工作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修井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压修井作业用自动垂直升降车。
背景技术
不压井修井机是针对油田注水井的大修作业而研发的一种不“放溢流”(带压作业)的新型修井设备,迄今在石油、天然气开采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现有的在野外流动作业和临时作业的不压井带压修井机,其工作台一般距地面都有5~6米高,甚至有时达到10多米(具体高度视修井工艺和修井任务而定),作业时都要通过配置伸缩爬梯或带有护栏的爬梯供作业人员上下工作台,存在的问题是:伸缩爬梯常由于工作现场遍布水渍和油污易产生打滑而显得极不安全,带有护栏的爬梯往往又因为场地受限而无法安放(尤其对处于山区的采油场,其场地受限情况很普遍)。
中国实用新型公开号为CN207738266U一种用于石油开采领域的带压修井作业用自动垂直升降车,具有一个通过支撑固定在地面或墙壁上的立柱,在立柱的上部设有一部定滑轮组,绕设过定滑轮组的绳索一头拴系在一个用于载人或载物的升降仓上,另一头绕连在一个绞车的绞轴上,在升降仓侧面固定有两个依附于立柱的滚动支撑,升降仓通过滚动支撑可沿立柱上下移动。工作时升降仓通过绞车上的绳索牵引及其自重的作用,可以灵活地沿着立柱上下移动,实现自动升降。
上述方案中的一种用于石油开采领域的带压修井作业用自动垂直升降车,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安全可靠、适合于野外流动作业和临时作业使用,但是由于工作环境复杂,且处于露天环境下,升降仓存在高空坠落的危险,由于高度较高,一旦坠落容易出现伤亡,缺乏相应的防护来保护升降仓。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压修井作业用自动垂直升降车,它可以实现对升降仓实现有效防护,即使出现升降仓坠落的情况也可减少人员伤亡,提高技术人员工作的安全性。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带压修井作业用自动垂直升降车,包括支撑、立柱、定滑轮组、绞车、滚动支撑和升降仓,所述立柱左端固定连接有承压座,所述承压座上端固定连接有一对C型板,且升降仓位于一对C型板之间,一对所述C型板相互靠近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滑轨,所述升降仓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与限位滑轨相匹配的滑块,且滑块与限位滑轨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升降仓下端固定连接有四个均匀分布的缓冲块,所述承压座上侧设有位移框,所述承压座与位移框之间固定连接有四个均匀分布的缓冲弹簧,且缓冲弹簧与缓冲块相匹配,所述承压座上端还固定连接有四个均匀分布的缓冲气垫,且缓冲气垫位于位移框的正下方,可以实现对升降仓实现有效防护,即使出现升降仓坠落的情况也可减少人员伤亡,提高技术人员工作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承压座上端开凿有减速槽,所述减速槽内固定连接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电性连接有电源,所述升降仓下端开凿有排斥槽,所述排斥槽内固定连接有与电磁铁相匹配的磁铁块,利用电磁铁通电带磁后对磁铁块的排斥力,起到对升降仓降落时的减速作用,正常降落时起到减速平稳的作用,意外坠落时也可起到减速缓冲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四川圣诺油气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四川圣诺油气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510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路机电工程用设备安装底座
- 下一篇:带自然与强制通风的焚烧炉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