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堵塞型可变微孔曝气软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850627.4 | 申请日: | 2019-06-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271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 发明(设计)人: | 季毓钦;刘贵祥;骆云波;吴云龙;蒋旭霞;李艳敏;霍武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盛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瑞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天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周舟 |
| 地址: | 21421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堵塞 可变 微孔 软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堵塞型可变微孔曝气软管,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包括内管和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为软管,且两端封闭,所述内管为硬管,其一端封闭,另一端穿过外管端部,并连通进气管道;所述外管周径表面上开设有若干排贯通管壁的微孔,所述内管周径表面上切向开设有若干排贯通管壁的空气喷口。本实用新型采用内硬管和外软管结合的结构,通过空气旋流作用,增强了空气动力,从而提高了曝气强度和充氧能力,同时配合狭缝状的倾斜设置的可变微孔,提高了微孔关闭能力,从而保证曝气软管不会发生堵塞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堵塞型可变微孔曝气软管。
背景技术
曝气装置是生化处理污水很关键的设备,曝气装置的合理与否不仅影响污水处理的最终效杲,而且影响整个污水处理装置的操作使用周期,从而影响污水处理的成本。
现有的一类曝气充氧管道是是一种刚性的穿孔管,其缺点是充氧能力较低 , 另外由于穿孔管在穿孔加工后管子的内壁难免产生毛口,毛口处极易使微生物繁殖以致堵孔,一旦停止曝气,气孔也很易被污泥堵塞;还有一类曝气充氧管道采用变孔曝气软管,变孔曝气软管的管壁上间隔设置有微孔,变孔曝气软管浸没在水中,在静止状态时,微孔呈封闭状态,变孔曝气软管中通入高压空气后,微孔在气体的作用下自行鼓胀且微孔涨开,气体从微孔中通过,向水中提供溶解氧,以进行生化处理,由于污水中常常含有微生物,微生物形成生物膜,生物膜固着在变孔曝气软管的管壁外侧,会堵塞微孔,阻止气体从可变微孔中通过,从而影响生化处理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充氧能力高、曝气强度大、防堵性能更佳的防堵塞型可变微孔曝气软管。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堵塞型可变微孔曝气软管,包括内管和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为软管,且两端封闭,所述内管为硬管,其一端封闭,另一端穿过外管端部,并连通进气管道;所述外管周径表面上开设有若干排贯通管壁的微孔,所述内管周径表面上切向开设有若干排贯通管壁的空气喷口。
当曝气时,内管中的空气从切向喷口中喷出,外管鼓胀,微孔呈张开状态,空气在内管与外管之间形成旋流,增强了空气动力,易冲开外管表面的生物膜,使微孔不会堵塞;当不曝气时,外管被压扁,贴合在内管上,此时微孔呈封闭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微孔开口与外管管壁之间呈倾斜设置,提高了微孔关闭能力,提高防堵塞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微孔为狭缝状微孔。
进一步地,所述微孔的孔径为0.5~2.0mm。
进一步地,所述内管直径远小于外管直径,保证内外管之间的空腔留有足够的旋流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内管的外管壁上设有若干环状凸缘,所述环状凸缘沿内管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排列,防止当不曝气时,被压扁而包裹在内管上的外管产生褶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内硬管和外软管结合的结构,通过空气旋流作用,增强了空气动力,从而提高了曝气强度和充氧能力,同时配合狭缝状的倾斜设置的可变微孔,提高了微孔关闭能力,从而保证曝气软管不会发生堵塞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内管1、外管2、微孔3、空气喷口4、环状凸缘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盛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瑞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瑞盛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瑞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506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结构表面平整度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散热型锂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