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式干燥机的独立内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50387.8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86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周泉;黄海龙;李彦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宝威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5/18 | 分类号: | F26B15/18;F26B3/06;F26B2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盟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9 | 代理人: | 孙丽君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燥机 独立 循环系统 | ||
1.带式干燥机的独立内循环系统,包括箱体、垂直设置在箱体内部左右两侧的安装板、设于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的多层网带和设于箱体内部的循环机构,所述安装板上贯穿均匀开设若干通风孔,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连接挡板,且所述挡板位于网带的下方,每上下两个相邻所述网带的前后位置相互交错,且每上下两个相邻所述网带的运动方向相反,每个所述网带分为上层和下层,所述网带的上层和下层之间呈对角线结构倾斜设置隔板,所述循环机构包含第一加热器、第二加热器、第一内循环风机、第二内循环风道和温湿度控制系统,所述第一加热器和所述第一内循环风机均水平设置在箱体的底部,且所述第一加热器和第一内循环风机处于同一高度,所述温湿度控制系统包含多个温湿度监测仪,所述温湿度监测仪设置在所述每层网带的上层,其特征在于:多层所述网带通过分离板分为上层室和下层室,且所述上层室和所述下层室内网带的数量不少于两个,所述分离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分离板分别水平连接左侧安装板与箱体、右侧安装板与箱体,且两个所述分离板分别连接同一隔板的左右两端,若干所述第二加热器和若干第二内循环风机均等距离安装在箱体的顶部,且所述第二内循环风机安装在第二加热器的顶部并与第二加热器连通;
所述内循环风道包括第一风道、第二风道、第三风道、第四风道、第五风道和第六风道,右侧所述安装板与箱体之间通过分离板分为第一风道和第四风道,所述第一风道的顶部与第二加热器相连通,左侧所述安装板与箱体之间的通道通过分离板分为第三风道和第六风道,所述挡板与箱体底部之间的通道为第二风道,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通过隔板分为若干第五风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干燥机的独立内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底部连通第二风道,且所述第一风道左侧连通分离板下方的若干第五风道,所述分离板下方的第五风道左侧连通第三风道,所述第三风道底部连通第一风道,所述第二风道、第一风道、分离板下方的第五风道和第三风道形成第一内循环,所述第三风道通过引流风管连接第一排湿风机,第一排湿风机设置在箱体的顶部,且所述第一排湿风机出风口伸出箱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干燥机的独立内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风道左侧连通分离板上方的若干第五风道,所述分离板上方的若干第五风道左侧连通第六风道,所述第四风道、分离板上方的若干第五风道和第六风道形成第二内循环,所述第六风道通过引流风管连接第二排湿风机,且所述第二排湿风机的出风口均伸出箱体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式干燥机的独立内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温湿度监测仪的监测结果高于一个预设值的情况下,所述温湿度监测仪发出信号给所述温湿度控制系统,所述温湿度控制系统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第一排湿风机和第二排湿风机运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式干燥机的独立内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侧壁水平开设呈圆形结构的补充孔,且所述补充孔连通第三风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宝威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宝威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5038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积液回收的天然气生产用管道
- 下一篇:一种推土机快速降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