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曝光机及线路板的夹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849613.0 | 申请日: | 2019-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55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 发明(设计)人: | 李贵鸿;梅文辉;汪孝军;廖平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新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3F7/20 | 分类号: | G03F7/2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李丹;刘培培 |
| 地址: | 52843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曝光 线路板 夹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曝光机及线路板的夹持装置,线路板的夹持装置包括:支撑件,支撑件上设有第一导向通道和第二导向通道;伸缩件,伸缩件设有伸缩端;夹持件,夹持件包括相对设置的连接端和夹持端;及第一传动件,第一传动件的一端与伸缩端转动连接并配合形成第一转动结构,第一传动件的另一端与连接端转动连接并配合形成第二转动结构,且第一转动结构能够沿第一导向通道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第二转动结构能够沿第二导向通道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线路板的夹持装置不会影响线路板的曝光质量;如此,采用线路板的夹持装置的曝光机的曝光质量高,能够有效保障线路板的生产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路板夹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曝光机及线路板的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线路板在生产过程中,为了将底片图形转移至线路板中,需要对线路板进行曝光处理。对线路板进行曝光时,需要对线路板进行准确的定位,通常借助夹持装置以对线路板进行良好的夹持定位。当需要对线路板进行曝光时,传统的做法为利用两块透明的玻璃板对整块线路板进行夹持定位后再将线路板输送至曝光装置,曝光装置发出的曝光光束穿过玻璃后对曝光部位进行曝光处理。当玻璃上残留有异物或玻璃被刮花时,会影响线路板的曝光质量,进而影响线路板的生产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曝光机及线路板的夹持装置,所述线路板的夹持装置不会影响线路板的曝光质量;如此,采用所述线路板的夹持装置的曝光机的曝光质量高,能够有效保障线路板的生产质量。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线路板的夹持装置,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上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导向通道和第二导向通道;伸缩件,所述伸缩件设有伸缩端;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包括相对设置的连接端和夹持端;及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的一端与所述伸缩端转动连接并配合形成第一转动结构,所述第一传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端转动连接并配合形成第二转动结构,且所述第一转动结构能够沿所述第一导向通道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二转动结构能够沿所述第二导向通道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其中,当所述伸缩端伸张至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水平面呈夹角设置,且所述夹持端与夹持台相对设置并配合形成用于夹持线路板的夹持部;当所述伸缩端收缩至第二位置时,所述夹持端与所述夹持台错位设置。
上述线路板的夹持装置,使用时,将线路板的一侧放置于夹持台上,使得伸缩端伸张,在伸缩端伸张过程中推动第一转动结构沿支撑件的第一导向通道朝向靠近线路板方向移动,在第一传动件的传导下,使得第二转动结构也相应沿支撑件的第二导向通道朝向靠近线路板方向移动,从而带动夹持件的夹持端朝向靠近线路板方向移动,直至伸缩端伸张至第一位置,此时,第一传动件与水平面呈夹角设置,夹持件的夹持端移动至夹持台的上方并与夹持台配合形成了夹持线路板的夹持部,从而能够有效、可靠的对线路板的一侧进行夹持定位,从而在利用曝光装置进行曝光时不会对曝光部位的曝光处理造成干扰,不会影响线路板的曝光质量,保证线路板的曝光质量。当曝光完成后,使得伸缩端收缩,在伸缩端收缩过程中拉动第一转动结构沿支撑件的第一导向通道朝向远离线路板方向移动,在第一传动件的传导下,使得第二转动结构也相应沿支撑件的第二导向通道朝向远离线路板方向移动,从而带动夹持件的夹持端朝向远离线路板方向移动进而松开对线路板的夹持,直至伸缩端收缩至第二位置,此时,夹持件的夹持端与夹持台错位设置,从而能够再次将另一块线路板的一侧放置于夹持台上以进行下一次夹持定位后再进行曝光处理。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件还设有抵接部,所述抵接部设置于所述连接端与所述夹持端之间,且所述抵接部能够沿所述第一导向通道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当所述伸缩件朝向所述第一位置伸张时,所述抵接部施加抵接力至所述夹持件,使所述夹持端朝向靠近所述夹持台方向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设有沿所述伸缩端的伸缩方向设置的第一导向槽、及沿所述夹持端的夹持方向设置的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与所述第二导向槽连通并配合形成所述第一导向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新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山新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496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