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油气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49576.3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56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郭鹏;刘海;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航天惠利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睿之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96 | 代理人: | 陈琛 |
地址: | 212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油气 处理 装置 | ||
1.一种移动式油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移动式板车(1)、卧式吸附罐罐体(2)、水冷冷凝器(3)、储液罐(4)、活性炭层(5)、分隔层(6)、树脂层(7)、吸附剂填装口(8)、达标尾气排放管口(9)、解析树脂管线(10)、解析活性炭管线(11)、油气进口管线(12)、排放管线(13)、蒸汽进口管线(14)、油气出口管线(15)、循环水进口管线(16)、循环水出口管线(17)、油液管线(18)和油液出口(19)组成,其中卧式吸附罐罐体(2)通过螺钉固定在移动式板车(1)上,水冷冷凝器(3)分别通过解析树脂管线(10)和解析活性炭管线(11)与卧式吸附罐罐体(2)连接并通过支架固定在卧式吸附罐罐体(2)上,储液罐(4)与水冷冷凝器(3)之间通过油液管线(18)连接并通过支架固定在卧式吸附罐罐体(2)上,所述卧式吸附罐罐体(2)一端与油气进口管线(12)相连,卧式吸附罐罐体(2)另一端与蒸汽进口管线(14)相连,所述卧式吸附罐罐体内设有一组分隔层(6),所述分隔层(6)由槽钢、筛孔板以及滤网组成,分隔层(6)最外侧用槽钢固定,内部用两块筛孔板固定住滤网,分隔层(6)依次排列在卧式吸附罐罐体(2)内,在卧式吸附罐罐体(2)内分隔出三组活性炭层(5)和一组树脂层(7),树脂层(7)设在靠近蒸汽进口管线(14)的一端,三组活性炭层(5)设在靠近油气进口管线(12)的一端,所述卧式吸附罐罐体(2)顶部设有一组吸附剂填装口(8)和解析树脂管线口,所述吸附剂填装口(8)分别设在三组活性炭层(5)和一组树脂层(7)顶部,解析树脂管线口设在树脂层(7)的吸附剂填装口(8)的一侧,具体设在活性炭层(5)和树脂层(7)的吸附剂填装口(8)中间,所述达标尾气排放管口(9)设在树脂层(7)的另一侧,达标尾气排放管口(9)与排放管线(13)相连,解析树脂管线口与解析树脂管线(10)的进口相连,所述水冷冷凝器(3)的进气口分别与解析树脂管线(10)、解析活性炭管线(11)和油气进口管线(12)相连,油气出口管线(15)设在水冷冷凝器(3)顶部,循环水进口管线(16)、循环水出口管线(17)和油液管线(18)自上而下设在水冷冷凝器(3)侧面,所述储液罐(4)顶部与油液管线(18)相连,油液出口(19)设在储液罐(4)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移动式油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层(5)和树脂层(7)之间间隔为220mm,所述相邻两组活性炭层(5)之间间隔为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移动式油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树脂管线(10)、解析活性炭管线(11)、油气进口管线(12)、排放管线(13)、蒸汽进口管线(14)、油气出口管线(15)、循环水进口管线(16)、循环水出口管线(17)和油液管线(18)上均设有蝶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移动式油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达标尾气排放管口(9)采用L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移动式油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树脂管线(10)、解析活性炭管线(11)、油气进口管线(12)、排放管线(13)、蒸汽进口管线(14)、油气出口管线(15)、循环水进口管线(16)、循环水出口管线(17)和油液管线(18)与设备之间都是通过法兰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航天惠利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航天惠利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4957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炉渣回收装置的低压活塞毛坯铸造炉
- 下一篇:一种消化道止血用气囊压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