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免大规模土建的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48226.5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61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廖永祥;李承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德隆流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15 | 代理人: | 赵峰 |
地址: | 20141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规模 土建 污水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免大规模土建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处理设备和集成罐,污水处理设备的罐体内设有好氧区和膜区,膜区内设有膜生物反应器MBR膜片和硝化液回流管;集成罐内设有格栅区和调节区,格栅区设有污水进口,格栅区内间隔设有格栅和隔网;调节区内装有潜水搅拌机和提升泵,提升泵通过污水管道与好氧区连通;硝化液回流管的出口延伸至调节区内,调节区与罐体通过硝化液回流管连通;污泥干化区通过污泥管与罐体连通。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系统在现场施工时需要大规模的土建施工量的问题,有效减少了现场施工时的土建施工量,且提高了施工效率,省时省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免大规模土建的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图1为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由格栅池1、调节池2、MBR(膜生物反应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3、污泥干化池4等部件组成。
其中,格栅池1设有污水进口和污水出口,污水出口与调节池2的污水进口连接。格栅池1内装有格栅11和隔网12,用于将大型杂物拦截。
调节池2内装有潜水搅拌机21和提升泵22,提升泵22通过污水管道连接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3的污水进口。
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3包括罐体,罐体内分为好氧区31和膜区32,好氧区31和膜区32通过隔板38隔开。好氧区31内设有用于将污水中的污染物氨氮转变成硝态氮的活性污泥,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3的污水进口设于好氧区31一侧。膜区32内设有用于实现固液分离的MBR膜片37,MBR膜片37顶部连接清水排出水管,清水排出水管上装有产水泵36。硝化液回流管39一端插入膜区32内,另一端连接调节池1,膜区32内的硝化液回流管39为一顶部开口的竖直设置的管道。好氧区31和膜区32内均设有风管34,风管34上分布有曝气盘35,好氧区31和膜区32内的风管34均连接氧气风机33。
调节池2顶部嵌有污泥干化池4,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3底部通过污泥管道310连接污泥干化池4。污泥干化池4底部开孔,与调节池2联通。
上述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如下:污水--->格栅池1/沉沙池--->调节池2/水解池--->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达标水质--->回用。上述工艺流程的具体过程如下:
污水100经过格栅池1后,大型杂物将会被格栅11和隔网12拦截,同时沙粒将会在格栅池1得以沉淀,采用基于分散性颗粒沉淀理论而设计的格栅池1使得沉沙效果更好更稳定。污水进一步进入调节池2,完成污水的均质与均量过程,调节池2内设有潜水搅拌机21和提升泵22,然后稳定的污水通过所述提升泵22泵至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3内,经过活性污泥对污水的处理,同时经过MBR膜片的高效“固液分离”能力,产生的出水水质稳定达标后可用于回收等,产生的剩余污泥经干化后可用于农田施肥等。
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3内部由氧气风机33提供氧气,给好氧区31和膜区32提供氧。氧气风机33连接风管34,通过曝气盘35曝气。产水泵36与MBR膜片37之间形成负压,通过MBR膜片37固液分离,将设备内部清水200产走,排到设备外部去。
设备内部的硝化液回流管39主要用于污水处理中的反硝化脱氮功能。在好氧区31中,设备内部活性污泥中的硝化菌将污水中污染物氨氮转变成硝态氮,大量硝态氮从好氧区31流到膜区32,当水位上升直至淹没设备内部的硝化液回流管39顶部时,含有硝态氮的硝化液靠重力通过硝化液回流管39自流到调节池2,调节池2为缺氧环境,调节池2中的反硝化菌将硝态氮转变成氮气,从而完成污水处理中的脱氮功能。
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3底部的污泥通过污泥管道310送入污泥干化池4内。污泥干化池4内的水通过其底部开孔流入调节池2内。
上述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存在如下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德隆流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海德隆流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482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光引发剂结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降噪防扬尘的建筑垃圾预处理挖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