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芯针和包括该芯针的芯包扩内孔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846976.9 | 申请日: | 2019-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80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湘;黄景瑞;温佳娟;周小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士格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6/00 |
| 代理公司: | 44215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克宽 |
| 地址: | 523900 广东省东莞市厚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芯针 加热 加热组件 受热均匀 电芯 内孔 种芯 隔膜 空心设置 中心孔 芯包 技术方案要点 本实用新型 不易变形 偏心锥形 自动入壳 热效率 短路 吹气管 加热片 均匀性 热扩孔 热风 排出 小孔 成型 焊接 保证 反弹 加工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芯针和包括该芯针的芯包扩内孔机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该芯针为空心设置;一种芯包扩内孔机构,包括加热组件,包括如前述的一种芯针,所述加热组件对所述芯针加热;芯针内空心设置,使芯针更易加热,受热均匀,保证芯包成型的均匀性和一致性;芯针顶部开设小孔,使热风排出芯针外,进一步使芯针受热均匀;芯针顶部偏心锥形设置,不易顶坏隔膜,保证电芯的加工质量;通过加热组件的加热片对芯针进行加热,芯针加热后对电芯的中心孔进行热扩孔,扩内孔后的电芯的隔膜不易变形反弹,确保在后续生产中自动入壳焊接,不会将中心孔的隔膜破坏而造成短路;该加热组件结构紧凑,采用吹气管和加热使芯针加热快,受热均匀,热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电芯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芯针和包括该芯针的芯包扩内孔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电芯制作方法是,利用卷绕机的卷轴将正负极片、隔膜和正负极耳卷绕呈电芯。电芯卷绕完成后,中心孔需要通过芯包扩内孔机构扩成圆孔。现有的厂商在对电芯进行扩孔时,中心孔处冷铰孔,大多数采用卷针圆周挤压扩张方法进行扩孔,这种方法扩孔后,电芯的中心孔旁的隔膜易反弹,在后续的生产中不能自动入壳焊接,易引起电芯中心孔破坏而造成短路。国外也有采用攻速转动卷针热扩孔的方式,但是此方法的卷针受热不均匀,加热时间长,易造成中心孔隔膜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芯针,达到受热均匀,使电芯的中心孔扩孔后不易变形反弹,确保在后续生产中自动入壳焊接,不会将中心孔的隔膜破坏造成短路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芯针,其特征在于:该芯针为空心设置。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该芯针的顶部开设有小孔。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该芯针的顶部为偏心锥形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芯包扩内孔机构,达到芯针受热均匀,使电芯的中心孔扩孔后不易变形反弹,确保在后续生产中自动入壳焊接,不会将中心孔的隔膜破坏造成短路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芯包扩内孔机构,包括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前述的一种芯针,所述加热组件对所述芯针加热。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包括上下移动组件,包括上下移动组件,所述上下移动组件包括气缸、接头和滑杆,所述接头安装在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上,所述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接头上,所述滑杆可相对所述接头转动,所述芯针安装在所述滑杆的另一端。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包括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减速器、电机同步轮、同步带和同步带轮,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在一起,所述电机同步轮安装在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所述滑杆穿过所述同步带轮且与所述同步带轮固定在一起,所述同步带安装在所述电机同步轮与所述同步带轮之间。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加热组件包括隔热支架、加热环和若干加热片,所述隔热支架安装在所述加热环的下端,若干所述加热片安装在所述加热环内,所述滑杆穿过所述隔热支架和所述加热环,所述加热片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所述芯针。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包括扩芯气罩和吹气管,所述扩芯气罩安装在所述加热环的上端,所述吹气管与所述加热环内部连通,所述芯针穿过所述扩芯气罩。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包括自动旋转接送料装置,所述自动旋转接送料装置包括转盘、齿轮转动组件和若干夹持组件,所述齿轮转动组件驱动所述转盘转动,若干所述夹持安装在所述转盘的外圆周上。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所述齿轮转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小齿轮和大齿轮,所述转盘中心设有转盘轴,所述大齿轮安装在所述转盘轴上,所述大齿轮与所述小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小齿轮安装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士格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士格电子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469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芯针的加热组件和芯包扩内孔机构
- 下一篇:二次电池和电池模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