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插装式电池组冷却结构及动力电池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45586.X | 申请日: | 201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47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周道辉;辛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帝亚一维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47;H01M10/6555;H01M10/6556;H01M10/6557;H01M10/6568;H01M2/10 |
代理公司: | 13126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会强<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850000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达*** | 国省代码: | 西藏;5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板 动力电池组 电池组冷却结构 本实用新型 壳体 底板 回液管路 进液管路 冷却通道 电池 插装口 插装式 承插口 连通 外部供液装置 运行稳定性 隔板本体 上表面 就位 插装 导通 嵌装 外壁 装设 体内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装式电池组冷却结构及动力电池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插装式电池组冷却结构应用于动力电池组中,动力电池组具有多个并排容置于壳体内的电池,且于相邻的电池之间夹设有隔板。该结构包括设置于壳体的底板中的进液管路与回液管路,并于壳体的外壁上形成有可连通外部供液装置的端口;在底板的上表面构造有若干个与进液管路或回液管路相连通的承插口。结构还包括嵌装于隔板的隔板本体中的冷却通道,并于隔板的下部设置有连通于冷却通道的插装口;插装口与承插口可因隔板在壳体中的装设就位而插装导通。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组冷却结构,可降低动力电池组的运行温度,从而提高电池的运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插装式电池组冷却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组。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中,动力电池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动力电池的电池壳用于对电池内的电芯进行封装保护,一般在电池壳的上部设置盖板,最终实现对电池内部的封装。
一般来说,多个动力电池组装为一个动力电池组,以应用到电动汽车等场景中。动力电池运行时,其运行温度对其性能有重要影响,当电池因自身运行而温度增高,不仅会影响其供电性能,而且有发生异常情况的可能。由于电池运行温度过高,可能会使动力电池内部产生气体造成异常增压,甚至有发生电池爆炸的可能,造成安全事故,进而对整个电池组造成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插装式电池组冷却结构,以可降低动力电池组的运行温度,从而提高电池的运行稳定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插装式电池组冷却结构,应用于动力电池组中,所述动力电池组具有多个并排容置于壳体内的电池,且于相邻的所述电池之间夹设有隔板;所述插装式电池组冷却结构包括:
进液管路与回液管路,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板中,并于所述壳体的外壁上形成有可连通外部供液装置的端口;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构造有若干个与所述进液管路相连通的进管承插口、以及与所述回液管路相连通的回管承插口;
冷却通道,嵌装于所述隔板的隔板本体中,并于所述隔板的下部设置有连通于所述冷却通道的进管插装口和回管插装口;所述进管插装口与所述进管承插口、以及所述回管插装口与所述回管承插口随所述隔板装设至所述壳体中而相互插装导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池的盖板上的冷却管;所述冷却通道为左右对称地布设于所述隔板本体上的两段,所述冷却管串联导通于所述电池相邻的隔板上的两段所述冷却通道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上表面开设有迂回的固定槽,所述冷却管嵌装于所述固定槽中,且所述冷却管的两端弯转向上而形成进液口和回液口;相对于所述进管插装口和所述进管插装口的一端,两段所述冷却通道的另一端于所述隔板的上部探出并弯曲回转而形成有第一插装部和第二插装部;所述第一插装部与所述进液口、以及所述第二插装部与所述回液口因所述隔板在所述壳体中的装设就位而插装导通。
进一步的,于所述进管插装口与所述进管承插口、以及所述回管插装口与所述回管承插口之间装设有第一密封圈;于所述第一插装部与所述进液口、以及所述第二插装部与所述回液口之间装设有第二密封圈。
进一步的,沿所述电池排列的方向,对应各所述隔板,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若干定位块,各所述隔板的下部两角构造有定位部;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定位部匹配设置,而可构成所述隔板、以及所述电池在所述壳体中的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进液管路与所述回液管路埋设于所述底板之中,且于所述进液管路与所述回液管路的上方装设有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齐平的盖片。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通道采用铜质扁管,且所述冷却通道的两个相对的扁平侧壁齐平于所述隔板本体的两侧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帝亚一维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帝亚一维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455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