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内科人工呼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44405.1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84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卞来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卞来超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M16/06 |
代理公司: | 山东博睿律师事务所 37238 | 代理人: | 丁波 |
地址: | 136200 吉林省辽源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科 人工呼吸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内科人工呼吸装置,包括口部佩戴装置和送气装置,口部佩戴装置由连接管、口部罩、齿部支撑套和探入管构成,口部罩嵌套在连接管的顶端,齿部支撑套设置于口部罩的底部,且口部罩与齿部支撑套均与连接管固定连接,探入管设置于连接管的底端,探入管上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出气槽孔,探入管与连接管连通;送气装置设置于口部佩戴装置的顶部,送气装置由进气管、手捏球和输气管构成,具有能增加人工呼吸中向气道输送空气的量,有助于提高氧气利用率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急救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心内科人工呼吸装置。
背景技术
昏迷患者或心跳停止患者在等待救援时应立即予以人工呼吸,以保证不间断地向患者供氧,防止重要器官因缺氧造成不可逆性损伤,正常空气中氧浓度约为21%,经呼吸吸入肺后人体大约可利用3%~5%,也就是说,呼出气中仍含有16%~18%的氧浓度,只要我们在进行人工呼吸时给患者的气量稍大于正常,使氧含量的绝对值并不少于自主呼吸,这样就完全可以保证身体重要器官的氧供应,不至于由于缺氧而导致重要生命器官的损害,目前为了避免嘴部直接接触产生交叉感染的问题,出现了用于进行人呼吸的装置,目前的人工呼吸装置主要是通过口部罩连接患者口部,再通过手捏球等装置向患者嘴内输送空气,通过口腔进入气道,然而在患者昏迷平躺时,患者的舌根是下落的,这样就会导致舌根堵住一部分进入气道的空间,使得空气进入气道的量减小,存在待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心内科人工呼吸装置,具有能增加人工呼吸中向气道输送空气的量,有助于提高氧气利用率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心内科人工呼吸装置,包括口部佩戴装置和送气装置,口部佩戴装置由连接管、口部罩、齿部支撑套和探入管构成,口部罩嵌套在连接管的顶端,齿部支撑套设置于口部罩的底部,且口部罩与齿部支撑套均与连接管固定连接,探入管设置于连接管的底端,探入管上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出气槽孔,探入管与连接管连通;送气装置设置于口部佩戴装置的顶部,送气装置由进气管、手捏球和输气管构成,进气管设置于手捏球的顶部,进气管的内部设有第一单向阀,输气管设置于手捏球的底部,输气管的内部设有第二单向阀,输气管的外表面设有卡纹,且输气管和进气管均与手捏球连通。
进一步的,齿部支撑套由硬质塑料层和软硅胶层构成,软硅胶层覆盖设置于硬质塑料层的外表面,首先将送气装置的输气管插入口部佩戴装置的连接管内,再将口部罩对准患者口部位置罩住,使探入管插入口腔抵住拨开舌根,避免了患者昏迷状态舌根下落堵住一部分进入气道的空间的问题,此时齿部支撑套支撑患者牙齿,使患者口腔自然张开,最后通过弹力带套住后患后脑勺位置佩戴完成,进行急救时,一手捏住患者鼻翼,另一只手挤压手捏球,将手捏球内部的空气通过连接管从探入管的出气槽孔进入气道通入肺部,随后同时松开患者鼻翼和手捏球,此时空气进入手捏球中,使手捏球恢复形状准备下一次输气,同时患者肺部气体从鼻腔排出,通过反复有序的重复上述过程进行人工呼吸,由于进气管的内部设有第一单向阀,因此在挤压手捏球的时候,空气不会从进气管排出,由于输气管的内部设有第二单向阀,因此患者肺部的气体排出时不会通过连接管进入手捏球,使用方便。
进一步的,输气管的外侧面嵌套固定有密封圈,通过设置的密封圈保证输气管插入连接管之间的密封性。
进一步的,口部罩的侧面设有弹力带,弹力带与口部罩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弹力带固定口部罩。
进一步的,输气管嵌入设置于连接管内,输气管与连接管通过卡纹卡合固定,通过设置的连接管连通输气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卞来超,未经卞来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444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验室用于光催化实验的装置
- 下一篇:机房用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