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速装型煤矿采掘用多齿型钻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843720.2 | 申请日: | 2019-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43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 发明(设计)人: | 徐青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同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B10/43 | 分类号: | E21B10/43;E21B10/627 |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徐东峰 |
| 地址: | 037009 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区***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速装型 煤矿 采掘 用多齿型 钻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采掘设备领域的一种速装型煤矿采掘用多齿型钻头,包括钻杆,钻杆两侧开设安装槽,安装槽活动放置固定块,固定块设置两组,且两组固定块内侧分别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外侧活动套设活动杆,活动杆另一端与第一固定杆螺纹连接,连接杆外侧螺纹连接外钻头,外钻头螺纹连接内钻头,内钻头纵向设置纵向通道,且纵向通道设置卡槽,卡槽中间设置限位块,限位块之间通过弹簧连接,纵向通道活动插接安装杆,安装杆上下两端分别设置尖锥和钻头,安装杆外侧设置两组卡块,本实用新型便于拆卸更换,同时可适用于复杂的钻井环境,此外,设置拆卸的安装杆,增加小口径通孔的钻进,完善了设备的多功能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掘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速装型煤矿采掘用多齿型钻头。
背景技术
煤矿是以开采煤炭资源为对象和任务的生产企业,按矿床的开采方法分为井工开采和露天开采两类。当煤层赋存较深距离地表远时,一般要从地面向地下开凿一系列通道进入煤体进行煤炭采掘,此为井工开采。当煤层直接裸露于地表或赋存较浅距地表的距离很近时,可直接剥离表土层,采用合适的开拓运输方式到达煤体进行煤炭挖掘,此为露天开采。在我国,井工煤矿占有相当的数量。其煤炭的采掘不同于露天开采,需要在采场内使用一定的采掘设备配合合适的采掘方法和工艺,将煤岩从煤岩体上剥落下来。
在煤矿采掘过程中,需要对采场围岩或煤层进行钻凿,因此,现有市场上公开公布了很多钻孔钻头相关的专利。例如,申请号为CN201721042075.1 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煤矿采矿用钻头,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顶端设有把手,所述钻头的右侧安装有连接头,所述机体的内部右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上下两端均设有滑道,所述滑道的顶端设有竖杆,所述竖杆通过滑块与滑道相连,所述竖杆的内部底端设有顶杆,所述顶杆通过第一压缩弹簧与竖杆相连。该煤矿采掘设备钻头,通过顶杆卡在钻头上带动空心筒使横杆对第二压缩弹簧进行挤压之间的配合,有效的使钻头进行固定,避免固定不好使钻头在工作时掉落,通过压杆压动使其脱离空心筒上的第一卡槽,有效的使钻头进行拆卸,加强对钻头进行随时更换,避免使用时间过程造成生产事故,影响开采效果,增加了工作效率。
但是,该现有的采掘机械钻头安装结构单一,不能适用市场上大部分采掘设备的安装,同时钻头功能单一,不能满足复杂地质条件的采掘作业需求。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速装型煤矿采掘用多齿型钻头,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速装型煤矿采掘用多齿型钻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采掘机械钻头安装结构单一,不能适用市场上大部分采掘设备的安装,同时钻头功能单一,不能满足复杂地质条件的采掘作业需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速装型煤矿采掘用多齿型钻头,包括钻杆,所述钻杆两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活动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固定块内侧分别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外侧活动套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另一端与第一固定杆螺纹连接,所述活动杆外侧设置有纹路,所述钻杆螺纹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外侧螺纹连接有外钻头,所述外钻头外侧设置有外钻齿,所述外钻头螺纹连接有内钻头,所述内钻头外侧均匀设有内钻齿,所述内钻头纵向设置有纵向通道,且纵向通道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中间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纵向通道活动插接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尖锥和钻头,所述安装杆外侧设置有两组卡块。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杆前端设置有限位卡棱,所述活动杆内腔底部设置有卡槽,且卡棱与卡槽限位滑动。
优选的,所述钻杆内腔底部设置有护板,所述护板位置与第一固定杆丶第二固定杆和活动杆位置相互配合。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内腔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均匀设置有多组通孔。
优选的,所述卡块与卡槽相互配合,且卡块与限位块通过弹簧限位卡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同大学,未经山西大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437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容纳部的包装带
- 下一篇:包棉点焊机器人工作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