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腹腔镜手术用标本取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43421.9 | 申请日: | 201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43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王业富;张磊;沈乔;皮云;吴欢;张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瑞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04 | 分类号: | A61B10/04 |
代理公司: | 武汉河山金堂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腹腔镜 手术 标本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腹腔镜手术用标本取物装置,包括外管、内杆、手柄、指环、开闭条和袋体;外管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侧壁与手柄固定,且侧壁设有多个插设于所述手柄内的凸块;内杆活动拔插式设于外管内,内杆靠近手柄的一端与指环连接,且该端侧壁设有半球状弹性凸起,手柄内设有与凸起配合的凹陷部,内杆另一端与所述开闭条连接;指环上设有标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凸块的作用可很好的将外管和手柄固定,避免外管相对手柄的转动;由于内杆上设有凸起,可有效防止内杆相对手柄或外管的转动,并且结合指环上的标记,可直观的了解袋体开口方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腹腔镜手术用标本取物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治愈率高等优点的微创外科发展迅速,腹腔镜手术作为微创外科的代表,涉及许多病种和手术,在外科手术领域被广泛应用。在微创手术中有大量涉及切除物取出的手术,例如:肿瘤、囊肿和结石等取出。现有的技术一般有抓钳进行抓取,其缺点是:抓钳抓取易造成病灶或组织液留在体内,引起感染或复发。另一种使用标本取物袋套取的方式,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取物袋转动的情况,手术者无法确定取物袋开口方向,影响手术进度,导致手术无法正常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腹腔取物袋开口方向不确定的问题,提供一种腹腔镜手术用标本取物装置,包括外管、内杆、手柄、指环、开闭条和袋体;
所述外管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侧壁与手柄固定,且侧壁设有多个插设于所述手柄内的凸块;
所述内杆活动拔插式设于外管内,内杆靠近手柄的一端与指环连接,且该端侧壁设有半球状弹性凸起,手柄内设有与凸起配合的凹陷部,内杆另一端与所述开闭条连接;
所述指环上设有标记;所述开闭条为具有弹性弯曲的封闭环状条;所述袋体的开口端与开闭条连接。
进一步,所述凸起有多个,多个凸起错开布置,所述内杆同一圆周上最多设置一个所述凸起。
进一步,所述标记的平面与所述指环的圆周面及所述开闭条的圆周面相互平行或处于同一水平面。
进一步,所述指环一端面与所述手柄贴合,指环的该端面设有定位条,所述手柄对应位置设有定位孔。
进一步,所述凸起为橡胶半球。
进一步,所述凹陷部的内凹深度小于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凸块的作用可很好的将外管和手柄固定,避免外管相对手柄的转动;由于内杆上设有凸起,可有效防止内杆相对手柄或外管的转动,并且结合指环上的标记,可直观的了解袋体开口方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腹腔镜手术用标本取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使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内杆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管;2.内杆;3.手柄;4.指环;5.开闭条;6.袋体;7.凸块;8.凸起;9.凹陷部;10.标记;11.定位条;12.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4所示的腹腔镜手术用标本取物装置,包括外管1、内杆2、手柄3、指环4、开闭条5和袋体6;
外管1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侧壁与手柄3固定,且侧壁设有多个插设于手柄3内的凸块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瑞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瑞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434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鞘管
- 下一篇:一种单孔腹腔镜手术一体化套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