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变翼缘钢梁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42488.0 | 申请日: | 201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69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涛;徐国军;田宇治;杨文若;厉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绿筑集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04 | 分类号: | E04C3/04;E04F13/073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知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7 | 代理人: | 张媛 |
地址: | 312030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变翼缘 钢梁 构造 | ||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种一体化变翼缘钢梁构造,包括工字钢梁和角钢框架,钢梁位于墙体和楼板接合处,钢梁下翼缘宽度小于上翼缘宽度,下翼缘厚度大于上翼缘厚度,钢梁两侧通过焊接设有角钢框架,角钢框架包括若干根角钢焊接组成,角钢框架之间设有管线套管,管线套管用于后期安装管线,角钢框架外侧覆盖安装有装饰面板,装饰面板的缝隙处设有柔性嵌缝材料。该设计部件由工厂预制化生产加工制作,加工精度高,现场装配安装方便,给管线穿越预留了足够空间,既保证了钢梁承载能力,又避免现场大量开洞工作,提高了施工质量,大幅节省了人力及工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体化变翼缘钢梁构造,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结构建筑中,竖向墙面预埋管线通常采用墙面开槽嵌装,但遇到钢梁时需在钢梁翼缘开洞以供管线穿过,翼缘开洞消弱了钢梁的承载能力,同时开洞位置很难前期确定,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较多现场开洞工作,标准低,质量难以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变翼缘钢梁构造,该设计部件由工厂预制化生产加工制作,加工精度高,现场装配安装方便,给管线穿越预留了足够空间,既保证了钢梁承载能力,又避免现场大量开洞工作,提高了施工质量,大幅节省了人力及工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一体化变翼缘钢梁构造,包括工字钢梁和角钢框架,钢梁位于墙体和楼板接合处,钢梁下翼缘宽度小于上翼缘宽度,下翼缘厚度大于上翼缘厚度,钢梁两侧通过焊接设有角钢框架,角钢框架包括若干根角钢焊接组成,角钢框架之间设有管线套管,管线套管用于后期安装管线,角钢框架外侧覆盖安装有装饰面板,装饰面板的缝隙处设有柔性嵌缝材料。
所述的装饰面板通过自攻螺丝与角钢框架固定。
所述的装饰面板和墙体表面设有玻纤耐碱网格布。
所述的玻纤耐碱网格布外侧设有涂料面层。
所述的装饰面板采用石膏板材质。
所述的两装饰面板之间的转角处设有石膏线脚。
所述的下翼缘宽度小于110mm。
所述的角钢框架包括角钢一、角钢二、角钢三和角钢四,角钢一、角钢二和角钢三焊接构成一个直角三角结构,角钢三的延伸端焊接角钢四,角钢四与下翼缘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种一体化变翼缘钢梁构造,包括工字钢梁和角钢框架,钢梁位于墙体和楼板接合处,钢梁下翼缘宽度小于上翼缘宽度,下翼缘厚度大于上翼缘厚度,既为管线预留空间,又保证了钢梁承载能力,钢梁两侧通过焊接设有角钢框架,角钢框架包括若干根角钢焊接组成,角钢框架之间设有管线套管,管线套管用于后期安装管线,角钢框架外侧覆盖安装有装饰面板,装饰面板的缝隙处设有柔性嵌缝材料。该设计部件由工厂预制化生产加工制作,加工精度高,现场装配安装方便,给管线穿越预留了足够空间,既保证了钢梁承载能力,又避免现场大量开洞工作,提高了施工质量,大幅节省了人力及工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角钢框架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1、钢梁;2、角钢框架;3、墙体;4、楼板;11、下翼缘;12、上翼缘;21、角钢;5、管线套管;6、装饰面板;7、柔性嵌缝材料;61、自攻螺丝;8、玻纤耐碱网格布;9、涂料面层;62、石膏线脚;22、角钢一;23、角钢二;24、角钢三;25、角钢四。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绿筑集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绿筑集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424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钢楼梯的预制栏杆
- 下一篇:一种台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