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腿部力量训练的侧踢训练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842103.0 | 申请日: | 2019-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70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 发明(设计)人: | 代端明;王栋;陈朝奎;冯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代端明;王栋;陈朝奎 |
| 主分类号: | A63B23/04 | 分类号: | A63B23/04;A63B21/05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58000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腿部 力量 训练 训练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腿部力量训练的侧踢训练器,包括支撑支架、拉力绳和滑轮;所述连接固定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沉头孔,且连接固定板通过固定沉头孔螺纹连接固定在墙体表面;所述支撑滑轨前侧壁放置的支架滑台的上端面焊接有支撑支架,且支撑支架的下方焊接有滑轮固定架;所述滑轮固定架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支架支撑条,且滑轮固定架的中间位置放置有通过轴筒连接的滑轮;所述连接块A前端位置焊接的滑轮支架的中间位置放置有滑轮。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固定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沉头孔,且连接固定板通过固定沉头孔螺纹连接固定在墙体表面,从而实现了快速拆装侧踢训练器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体育训练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腿部力量训练的侧踢训练器。
背景技术
侧踢又叫侧踹。是直线进攻型的技法,攻击威力特别大,杀伤力最强。侧踢表面看起来与散打中的侧踹相似,其实发力方法有很大的不同,而练侧踢最好器械是30公斤的袋子,袋子必须经得起任何的重击,其重量也必须使练习者感到是在攻击一个对手。在触及袋子的时候,应从它发出的声音判断出这一脚是“踢”还是“推”。
而市场上侧踢训练器大多不具有力量测试的能力,导致在经过侧踢动作后,不能正确的判断自己的力量大小,且侧踢训练器大多是固定在某一处,不能够灵活的拆卸。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用于腿部力量训练的侧踢训练器,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腿部力量训练的侧踢训练器,以解决现有的市场上侧踢训练器大多不具有力量测试的能力,导致在经过侧踢动作后,不能正确的判断自己的力量大小,且侧踢训练器大多是固定在某一处,不能够灵活的拆卸问题。
本实用新型用于腿部力量训练的侧踢训练器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用于腿部力量训练的侧踢训练器,包括支撑支架、滑轮固定架、支撑滑轨、滑台定位孔、滑轨凸槽、连接固定板、固定沉头孔、支架支撑孔、支架滑台、凹槽定位孔、滑台凹槽、连接块A、沉头孔凸台、滑轮支架、滑轮转动孔、连接块B、侧踢板转动台、侧踢板转动孔、侧踢板限位孔、螺纹孔凸台、侧踢板、侧踢板连接柱、拉力绳扣、限位柱、重量块、指示针、力量测试台、刻度尺、支架支撑条、固定螺栓、固定螺母、拉力绳和滑轮;
所述连接固定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沉头孔,且连接固定板通过固定沉头孔螺纹连接固定在墙体表面;所述连接固定板的两侧设置有支架支撑孔,且连接固定板的下端中间位置焊接有力量测试台;所述力量测试台的内部设置有通过套筒连接的指示针,且力量测试台的上端表面刻制有刻度尺;所述连接固定板的左端和右端分别焊接有支撑滑轨,且支撑滑轨的前侧壁开设有滑轨凸槽;所述支撑滑轨左端和右端分别开设有相互贯通的滑台定位孔;所述支撑滑轨的前侧壁放置有支架滑台,且支架滑台的下底面设置有与滑轨凸槽尺寸相对应的滑台凹槽;所述支撑滑轨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与滑台定位孔尺寸相对应的凹槽定位孔;所述支撑滑轨的左端和右端设置的滑台定位孔中放置有固定螺栓,且固定螺栓的下端放置有通过螺纹连接的固定螺母;所述支撑滑轨前侧壁放置的支架滑台的上端面焊接有支撑支架,且支撑支架的下方焊接有滑轮固定架;所述滑轮固定架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支架支撑条,且滑轮固定架的中间位置放置有通过轴筒连接的滑轮;所述支撑支架的前端中间位置放置有连接块A,且连接块A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个左右位置相对称的沉头孔凸台;所述连接块A的前端位置焊接有滑轮支架,且滑轮支架的上端设置有可供轴转动的滑轮转动孔;所述连接块A前端位置焊接的滑轮支架的中间位置放置有滑轮。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块A的下端放置有连接块B,且连接块B的前端和后端设置有与连接块A设置的沉头孔凸台位置相对应的螺纹孔凸台。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块B的下端焊接有侧踢板转动台,且侧踢板转动台的下端放置有通过轴套连接的侧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代端明;王栋;陈朝奎,未经代端明;王栋;陈朝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421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轧辊坯体热锻夹持台车
- 下一篇:一种桥梁预应力张拉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