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流风机的转子组件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840553.6 | 申请日: | 2019-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7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天浩;吴强;范正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9/32;F04D29/66;H02K1/27 |
| 代理公司: | 沈阳易通专利事务所 21116 | 代理人: | 邢慧清 |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风机 转子 组件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流风机的转子组件结构,解决了现有的转子组件的转子风扇去重结构不合理、永磁体安装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转子组件由转子扇叶、转子套、轴、隔磁块和永磁体构成。风机转子组件动平衡去重面在扇叶内部,使转子扇叶外表面光滑美观;转子组件相邻永磁体之间的间隙用隔磁块填充,提升永磁体粘接工艺性,避免永磁体粘接角度不均匀,不需后续设计工装夹具,简化工艺步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直流风机的转子组件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直流风机的转子组件动平衡去重一般是在转子扇叶的圆盘体外表面进行打点去重(参照图4),表面不美观;现有直流风机转子组件的永磁体定位方式通过工装夹具,需在工艺步骤另行设计,结构设计不合理。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美观、简化工艺的直流风机的转子组件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流风机的转子组件结构,该转子组件由转子扇叶(21)、转子套(22)、轴(23)、隔磁块(24)、永磁体(25)构成,4个永磁体(25)粘接在转子套(22)上,相邻永磁体(25)之间的间隙用隔磁块(24)填充,转子扇叶(21)与转子套(22)模压固定,轴(23)的一端轴向模压固定在转子套(22)内部的中心位置,在所述转子扇叶(21)的圆盘体圆周方向向内开设有凹槽(26),作为转子组件的动平衡去重面。
进一步地,所述4个永磁体(25)包括2个N极和2个S极,N极和S极在圆周方向交替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26)的截面为L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直流风机的转子组件结构动平衡去重面设置在转子扇叶内部,使转子扇叶外表面光滑美观;转子组件相邻永磁体之间的间隙用隔磁块填充,提升永磁体粘接工艺性,避免永磁体粘接角度不均匀,不需后续设计工装夹具,简化工艺步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转子组件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3是图1的右视图;
图4是现有技术的转子扇叶的去重结构示意图;
图5是直流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直流风机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直流风机的电路板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壳体组件;2-转子组件;3-弹簧;41-第一轴承;42-第二轴承;5-第一调整垫片;6-弹簧套;7-开槽沉头螺钉;8-挡圈垫片;9-第二调整垫片;10-螺母;11-后端盖;12-轴用弹性挡圈;13-电路板组件;14-螺钉垫片;15-内六角圆柱头螺钉;16-孔用弹性挡圈;17-定子;18-壳体;19-挡圈;20-轴套;21-转子扇叶;22-转子套;23-轴;24-隔磁块;25-永磁体;26-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405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继电器簧片激光点焊专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直流风机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