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伞菌类真菌孢子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40219.0 | 申请日: | 201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57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田孟华;张昌飞;胡德分;丁培超;杨新周;余显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昭通市天麻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18/70 | 分类号: | A01G18/70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 代理人: | 姜开远;姜开侠 |
地址: | 657000 云南省昭通***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菌类 真菌 孢子 收集 装置 | ||
1.一种伞菌类真菌孢子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锥形内套(2)、支架(3)、隔离罩(4),所述内套(2)内嵌于圆桶形或支架形的底座(1)内,所述隔离罩(4)罩扣于包括内套(2)在内的底座(1)上或罩扣在锥形内套(2)的外侧,所述支架(3)一端设置于底座(1)且另一端穿过锥形内套(2)的底部并向内延伸,或者支架(3)一端与隔离罩(4)连接且另一端从开口端向锥形内套(2)内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伞菌类真菌孢子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内套(2)的底部设置有开口(201),所述开口(201)上设置有阀门、弹性塞或外侧设置有可拆卸的密封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伞菌类真菌孢子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一端设置于底座(1)且另一端穿过开口(201)并向锥形内套(2)内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伞菌类真菌孢子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一端与底座(1)铰接或直接放置于底座(1)表面且与开口(201)上的阀门或外侧的密封膜可活动的密封连接,所述支架(3)在底座(1)与开口(201)之间的部分连接振动装置(5),所述振动装置(5)与电池(6)或电源电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伞菌类真菌孢子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向锥形内套(2)内延伸的一端设置成U形叉(301)或托环(30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伞菌类真菌孢子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罩(4)顶端设置有通孔(401),所述支架(3)穿过通孔(401)吊挂于隔离罩(4)内;或者支架(3)一端可活动的吊挂于隔离罩(4)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伞菌类真菌孢子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罩(4)内吊挂的支架(3)近隔离罩(4)的一侧连接振动装置(5),所述振动装置(5)与电池(6)或电源电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伞菌类真菌孢子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与隔离罩(4)的通孔(401)可活动的密封连接,所述支架(3)在隔离罩(4)外的一侧连接振动装置(5),所述振动装置(5)与隔离罩(4)外的电池(6)或电源电气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伞菌类真菌孢子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向锥形内套(2)内延伸的一端设置有倒刺(303)。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伞菌类真菌孢子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罩(4)为透明结构或顶部设置有可透光、通气的过滤窗口(4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昭通市天麻研究院,未经昭通市天麻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4021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流量高效多相反应器
- 下一篇:榫头机料斗及双端数控榫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