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以静压水为动力的液动岔道布置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839336.5 | 申请日: | 2019-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38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李刚;董兴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川煤华荣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L5/04 | 分类号: | B61L5/04 |
| 代理公司: | 51226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强;杨冬 |
| 地址: | 617066 四川省攀枝花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缸 换道 手动换向阀 水仓 岔道 本实用新型 布置结构 标高 静压水 液动 连通 采煤技术 操控模式 电器设备 人员安全 巷道 保证 采购 轨道 安全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能够保证扳道操作人员安全的以静压水为动力的液动岔道布置结构,涉及采煤技术领域。一种以静压水为动力的液动岔道布置结构,包括轨道和叉轨,还包括换道液压缸、水仓和手动换向阀;所述水仓标高高于所述换道液压缸标高,所述手动换向阀设置在躲避巷道内;所述换道液压缸与所述叉轨连接,所述水仓通过管道与所述手动换向阀连通,所述手动换向阀与所述换道液压缸连通,以控制所述换道液压缸动作。本实用新型保证了扳道操作人员的安全,且这种操控模式,不需要设置电器设备,也不会增加采购成本和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煤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以静压水为动力的液动岔道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工作环境不同于地面工作环境,矿井通道通常狭小,通风差,通道内会聚集一定浓度的煤矿瓦斯。由于瓦斯的易燃性,当其达到一定浓度遇火后极易产生爆炸,导致矿难事故,因此对煤矿井下用设备有着特殊要求。
矿井提升主要采用立井提升和斜井提升两种方式。其中,斜井提升主要采用轨道加运矿小车的形式,即在斜井坡道上布置运煤轨道,通过绞车拉动运煤小车在轨道上行驶,从而将煤运出。为了便于改变运煤小车的运行方向,运矿轨道上还会设置叉轨。
由于煤矿井下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地面上常用的采用液压扳道(包括液压泵、电磁阀等配套的电器设备)或电动扳道模式难以直接照搬于矿井中,若要在矿井中使用上述模式,需采购特别的电器设备,这会极大的增加采购成本和维护成本,因此现煤矿井下轨道的叉轨大多采用人工扳道模式。这种人工扳道模式的缺点是需要在工人在轨道旁进行扳道操作。当矿车发生跑车时,现有的这种扳道操作危险性较大,容易造成矿车撞人事故,即扳道操作人员的安全难以得到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保证扳道操作人员安全的以静压水为动力的液动岔道布置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以静压水为动力的液动岔道布置结构,包括轨道和叉轨,还包括换道液压缸、水仓和手动换向阀;所述水仓标高高于所述换道液压缸标高,所述手动换向阀设置在躲避巷道内;所述换道液压缸与所述叉轨连接,所述水仓通过管道与所述手动换向阀连通,所述手动换向阀与所述换道液压缸连通,以控制所述换道液压缸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水仓与所述换道液压缸的标高差不小于400m。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沿风井布置后,再经石门至所述躲避巷道。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为钢管。
进一步的,所述换道液压缸固定在所述轨道的轨枕上。
进一步的,所述手动换向阀为两位四通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以静压水为动力的液动岔道布置结构,井下布置了为换道液压缸提供液动力的水仓,躲避巷道内设置有操控换道液压缸动作的手动换向阀,如此设置后,使得扳道操作可以在躲避巷道内进行,从而保证了扳道操作人员的安全,且这种操控模式,不需要设置电器设备,也不会增加采购成本和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矿井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动岔道液压原理图;
图中所示:1.斜井,2.躲避巷道,3.水仓,4.风井,5.运输大巷,6.石门,7.排水沟,11.轨道,12.叉轨,13.换道液压缸,31.手动换向阀,31.管道,121.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川煤华荣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川煤华荣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393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铁转辙机防护罩
- 下一篇:一种道岔双套防护绝缘安装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