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及独立悬挂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38025.7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01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淇杰;吴宏裕;袁嘉霁;李宏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G3/00 | 分类号: | B60G3/00;B60G1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郝传鑫 |
地址: | 5113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独立 悬挂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及独立悬挂系统。独立悬挂系统包括用于安装在车轴和底盘之间、以引导车轴和底盘相对运动的导向滑动机构,所述导向滑动机构的滑动方向与底盘垂直,还包括安装在车轴和底盘之间、以缓冲车轴和底盘相对运动的缓震机构,所述缓震机构包括横向布置的减震器以及与减震器铰接连接的第一连接件,所述减震器远离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连接在底盘上,所述第一连接件远离减震器的一端连接在车轴上。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独立悬挂系统,避免了个别轮子与地面接触不好出现打滑的问题,使得各车轮在移动的过程中的间距始终保持不变,车轮与地面的夹角保持不变,有利于车辆行驶的稳定性,此外,还具有很好的缓冲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悬挂减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及独立悬挂系统。
背景技术
悬挂系统是车架与车轮之间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悬挂系统主要起到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用于传递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矩,另一方面用于缓冲不平路面所造成的冲击力。目前的悬挂系统可以分为刚性悬挂、独立弹性悬挂、独立纵臂悬挂等。其中刚性悬挂的自行调节性能较差,车辆行驶过程中容易出现部分车轮与地面接触不充分的问题;独立弹性悬挂通常采用避震器将车轮与上部车板进行连接,当车辆遇到障碍物时,车轮与地面的角度会发生变化,容易造成轮子受力不均、轮子磨损严重;采用独立纵臂悬挂的车辆在通过障碍物时,轮子的轴距会发生变化,使得车辆运行的稳定性较差。鉴于现有技术中不同类型的悬挂系统均存在一些缺陷,针对这些缺陷设计出一种新型的悬挂系统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独立悬挂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悬挂系统不能充分满足行驶需要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独立悬挂系统的车辆。
本实用新型的独立悬挂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独立悬挂系统包括用于安装在车轴和底盘之间、以引导车轴和底盘相对运动的导向滑动机构,所述导向滑动机构的滑动方向与底盘垂直,还包括安装在车轴和底盘之间、以缓冲车轴和底盘相对运动的缓震机构,所述缓震机构包括横向布置的减震器以及与减震器铰接连接的第一连接件,所述减震器远离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连接在底盘上,所述第一连接件远离减震器的一端连接在车轴上。
有益效果: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独立悬挂系统,当行驶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对应的车轮能够沿着垂直于底盘的方向上下调节,提高了车轮的越障性能,也避免了个别轮子与地面接触不好出现打滑的问题。由于导向滑动机构的作用,使车轮只能进行上下方向的位移,而约束了车轮在车轴延伸方向的位移,这样使得各车轮在移动的过程中的间距始终保持不变,有利于车辆行驶的稳定性。此外,由于车轮只能随着车轴进行上下移动,车轮与地面的夹角是唯一不变的并始终与地面保持垂直,这样避免了轮子受力不均而造成轮子局部磨损严重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缓震机构起到了很好的缓冲作用,避免了车轴和底盘相对滑动的过程中冲击作用较大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器与底盘铰接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车轴铰接连接,所述缓震机构还包括用于限制第一连接件和减震器铰接处下沉量的第二连接件。其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便于布置,缓震机构的各部件均采用铰接的方式进行布置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减震效果,避免了连接处的刚性冲击。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铰接在底盘上、另一端铰接在第一连接件和减震器的铰接处。其有益效果是:使得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减震器均铰接在同一位置,这样减少了铰接点的个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与减震器的夹角、第二连接件与减震器的夹角均为钝角。其有益效果是:使得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在竖直方向的作用力可以抵消,使得减震器所受到的作用力能够尽量平行于减震器的伸缩方向,避免了减震器摆动量较大的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滑动机构包括设置在车轴上的滑动导杆以及设置在底盘上的导向孔。其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方便布置且强度较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未经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380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减少发酵菌体损伤的搅拌桨
- 下一篇:无线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