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拧极柱帽扳手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37335.7 | 申请日: | 201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88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丁元军;章春红;李娟;徐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超威电源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3/48 | 分类号: | B25B13/48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赵卫康 |
地址: | 313199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拧极柱帽 扳手 | ||
一种拧极柱帽扳手,属于铅酸蓄电池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空心柱、设于空心柱一端的扳头、伸缩于空心柱另一端的压杆、设于空心柱外侧的把手,扳头的内孔形状配合极柱帽的形状和高度,扳头与空心柱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简单,能够高效地拧除极柱帽,并顶出废料,有效提高了整体的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酸蓄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拧极柱帽扳手。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助力车的普及,铅酸蓄电池以其价格低廉、技术成熟、质量稳定、安全可靠、环保回收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其汇流排采用了直连的焊接方式后,大电流放电特性优势更加明显,逐步得到了广大生产厂家和顾客的青睐。然而在生产时将汇流排及极柱全部浸在环氧胶液中进行密封的工艺,是直连汇流排结构的必要步骤之一,并在封盖后需要将极柱帽拧掉,以便能够将极柱与外接端子焊接在一起。目前此工序没有专用拧极柱帽的工具,都是一些土办法制作的简单扳手,工作时效果不佳,或打滑拧不掉,或被废料堵塞无法继续工作,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拧极柱帽扳手,其结构合理,操作简单,能够高效地拧除极柱帽,并顶出废料,有效提高了整体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拧极柱帽扳手,包括空心柱、设于所述空心柱一端的扳头、伸缩于所述空心柱另一端的压杆、设于所述空心柱外侧的把手,所述扳头的内孔形状配合极柱帽的形状和高度,所述扳头与所述空心柱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先将扳头套在极柱帽上,然后通过把手转动空心柱及扳头,将极柱帽从端子孔壁上连通工艺胶一起拧下,接着移出扳头,通过推动压杆将扳头内的极柱帽从扳头内孔中顶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压杆处于所述空心柱外的一端设有压把,所述压把的直径大于所述空心柱的内径。所述压把一方面便于对压杆进行操作,另一方面也起到了限位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空心柱相对的侧壁上设有贯通的限程孔,所述压杆上设有限位于所述限程孔内的限程销。所述结构有效地限制了压杆在空心柱内的伸缩范围,确保了其使用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压把与所述空心柱端部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用于将压杆推向扳头一端而顶出极柱帽后的复位,使用更为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限程孔沿所述空心柱轴向的长度等于或大于所述扳头内孔的深度。所述结构确保了压杆具有足够的伸缩范围,来完全顶出扳头内的极柱帽。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空心柱的内径小于极柱帽的内切圆直径。所述结构避免了拧下的极柱帽进入空心柱内,确保顶出极柱帽的过程顺畅进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扳头的外径小于所述空心柱的外径。所述结构便于扳头进入端子孔内,进行拧除极柱帽的动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把手设于所述空心柱上端侧面。所述把手的设置部位使得整个空心柱便于穿过某些障碍,来进行拧除极柱帽的操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把手具有长度不同的两个,分设于所述空心柱的相对侧。所述结构更便于使用者的把持和操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空心柱的壁厚为5-8mm。所述壁厚确保了空心柱的结构强度,同时不影响其使用的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合理,操作简单,能够高效地拧除极柱帽,并顶出废料,有效提高了整体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剖视图;
图2为图1中扳头A-A向的截面图;
图3为图1中B-B向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超威电源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超威电源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373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竹木加工用枝干去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物工程产品包装进料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