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拉线制作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836857.5 | 申请日: | 2019-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56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 发明(设计)人: | 黄超;普金平;朱成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楚雄牟定供电局 |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亢能 |
| 地址: | 6755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线 制作 装置 | ||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拉线制作装置,包括第一把持部和第二把持部,第一把持部和第二把持部一端分别设有第一圆盘和第二圆盘,第一圆盘和第二圆盘通过转动轴连接,第一圆盘下端的第一把持部上设有第一卡线固定部,第二圆盘下端的第二把持部上设有第二卡线固定部,第一把持部和第二把持部上设有弯折部。使用本实用新型制作拉线,节约了人员在制作拉线上的体能消耗,为人员作业保证了相当大的一部分体力,保证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了电网运行的安全系数。使用本实用新型比原有的操作方式争取了一定的时间,早送电,给国家经济创造效益的同时提高用户满意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作装置,尤其是一种拉线制作装置。
背景技术
在配电线路施工、检修过程当中,作业人员制作拉线上、下把过程中,耗费大量腕力,也会经常划伤、弹伤手部,拉线不一定跟楔形线夹舌头紧凑,这些因素加大作业人员拉线制作时的风险,并且耗时较长。
另外,拉线制作过程中总是要进行多次修正,造成重复修正次数多的主要原因有:
1、拉线楔形线夹凸肚处有死角;
2、拉线绑扎处弯度不够;
3、无专用的工具,作业机械伤害风险大且耗时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线制作装置,不仅省力,还能将拉线的制作时间由原来的平均8分钟降低为6分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拉线制作装置,包括第一把持部和第二把持部,第一把持部和第二把持部一端分别设有第一圆盘和第二圆盘,第一圆盘和第二圆盘通过转动轴连接,第一圆盘下端的第一把持部上设有第一卡线固定部,第二圆盘下端的第二把持部上设有第二卡线固定部,第一把持部和第二把持部上设有弯折部。
进一步地,第一把持部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第一圆盘设于第二杆一端,第一杆与第二杆连接处设有第一螺栓。
进一步地,第二把持部包括第三杆和第四杆,第二圆盘设于第四杆一端,第三杆与第四杆连接处设有第二螺栓。
进一步地,第一把持部和第二把持部以转动轴为支点相向转动。
进一步地,第一卡线固定部和第一螺栓,与第二卡线固定部和第二螺栓在不同侧。
进一步地,第一卡线固定部和第二卡线固定部为折勾。
进一步地,第二杆和第四杆的长度为10cm左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使用本实用新型制作拉线,从活动前一把拉线制作平均用时8分钟,到使用下降到使用专用工具后的5分钟。
(2)使用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人员徒手制作拉线的形式,避免了钢绞线具有较强弹性会对制作人员造成伤害等不安全因素,同时节约了人员在制作拉线上的体能消耗,为人员作业保证了相当大的一部分体力,保证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了电网运行的安全系数。
(3)使用本实用新型比原有的操作方式争取了一定的时间,早送电,给国家经济创造效益的同时提高用户满意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把持部和第一圆盘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楚雄牟定供电局,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楚雄牟定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368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框架开关防误合闸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带有说明标签会计用文件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