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纺织车间的空气过滤系统用除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35826.8 | 申请日: | 201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32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许德璋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德璋 |
主分类号: | B01D46/10 | 分类号: | B01D46/10;B01D46/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织 车间 空气 过滤 系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纺织车间的空气过滤系统用除绒装置,包括安装于空气过滤系统进气端的过滤罩,所述过滤罩底面的进气口处设置有防护钢网,所述过滤罩的内侧中部设置有用于辅助空气过滤系统换气的轴流风机,所述轴流风机的底端处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端与过滤罩的内壁固定,所述过滤罩的内侧上部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中部对应轴流风机的区域设置有通风口。当气流经过通风口后,部分气流吹在滤网上并向挡板与过滤罩内侧顶壁构成的区域流动形成涡流,从而将滤网上的细小纤维、毛绒等卷成球状或长条状送入挡板与过滤罩内侧顶壁构成的区域内侧,而不会堆积在滤网上影响通风换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领域,具体为一种纺织车间的空气过滤系统用除绒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物的生产需要经过对原材料的粉碎、分离、输送以及清扫或吹扫过程,而在这些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大量的细小纤维、毛绒等悬浮于空气中,一旦达到爆炸浓度,在设备运行以及静电等作用下极易爆炸引发事故。
现有的处理方式大多通过空气过滤系统对粉尘采用后段集中处理,由于管道铺设较长,而细小纤维、毛绒等容易在管道的转角、连接处等堆积导致管道堵塞,影响空气过滤,并且增加维护成本。
专利文件CN206911019U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将纺织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通过管道集中抽到中央过滤装置进行统一净化过滤,过滤产生的污水在通过处理回收重复利用,这种处理方式也是采用后段集中处理,并不能解决管道堵塞的问题,同时清理过程中还导致了水的污染,需要对水进行重新处理,增加了处理步骤。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纺织车间的空气过滤系统用除绒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织车间的空气过滤系统用除绒装置,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细小纤维以及毛绒等难以去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纺织车间的空气过滤系统用除绒装置,包括安装于空气过滤系统进气端的过滤罩,所述过滤罩底面的进气口处设置有防护钢网,所述过滤罩的内侧中部设置有用于辅助空气过滤系统换气的轴流风机,所述轴流风机的底端处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端与过滤罩的内壁固定,所述过滤罩的内侧上部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中部对应轴流风机的区域设置有通风口,所述过滤罩顶端的出风口与空气过滤系统上的管道连接,所述过滤罩的内侧顶部对应出风口处嵌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罩的外侧对应挡板与过滤罩的内侧顶壁之间的区域连通有除尘管。
优选的,所述通风口的开口处均设置有斜向上的边沿,且所述边沿的高度为挡板与过滤罩内侧顶壁间距的一半。
优选的,所述除尘管的出口端通过法兰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内部设置有密封板。
优选的,所述密封板的顶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端穿过连接管以及轴套且延伸至轴套的上方,所述转轴的顶端处连接有第一齿轮。
优选的,所述除尘管靠近出口端处的顶面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上的传动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齿轮,且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远离除尘管的一端处连接有集尘袋。
优选的,所述通风口的通风截面积小于出风口的通风截面积。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为锥齿轮。
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德璋,未经许德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358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