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专用双沉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34052.7 | 申请日: | 201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51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王艳;商昌伟;王成刚;卢海滨;石杨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环投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吴冬群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专用 沉淀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沉淀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污水处理专用双沉淀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污水处理专用双沉淀装置,污水从第一沉淀箱的进水口进入,经由过水管道水流流入左第二沉淀箱,由于过水管道的上倾设置,大部分沉淀物、固体渣滓物、颗粒物等由于自身重力的作用向下倾斜并倒回第一沉淀箱中,进入第二沉淀箱的污水经快装过滤机构过滤后从出水口排出;第一沉淀箱的排污口不易堵塞:当第一沉淀箱污泥需要进行排污清理时,拆下封堵,启动电机带动绞龙叶片旋转并将液压杆完全伸开,此过程中推板将排污口附近的污泥下推,绞龙叶片向下输送污泥,排污过程中液压杆可根据排污情况多次收缩和闪伸开,加速排污过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沉淀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污水处理专用双沉淀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污水净化过程中,污水均需要经过沉淀处理,现有的沉淀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往往造成沉淀池沉淀箱下部沉淀物由于水流影响会导入上部净水区域,造成净水效果不理想。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中国专利CN207928846U授权公告的一种简易污水双沉淀池沉淀箱装置,采用双沉淀池沉淀箱沉淀,将大部分沉淀物与出水口净水隔开,净水效果更理想,使用斜墙重力沉淀,滤网过滤等方式,使装置造价更低更实用。但是此类沉淀装置在使用时仍存在诸多不足,例如:(1)设置进水口的沉淀池沉淀箱中污泥夹杂了主要的大颗粒污染物,排污过程中排污口容易出现堵塞;(2)设置出水口的沉淀池沉淀箱中设置了过滤网,过滤网更换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专用双沉淀装置,克服前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使得双沉淀处理过程中夹杂主要大颗粒污染物的处理机构内污泥便于排出,避免堵塞,另一处理机构中过滤网更换方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污水处理专用双沉淀装置,包括第一沉淀箱、第二沉淀箱和用于连通第一沉淀箱与第二沉淀箱的过水管道,所述第一沉淀箱的侧壁中上部设置有进水口,第二沉淀箱的侧壁中上部设置有出水口,第一沉淀箱内设置有下推疏导机构,第二沉淀箱中部设置有快装过滤机构,第一沉淀箱和第二沉淀箱的底部均设置有排污口,排污口上设置有封堵,第二沉淀箱包括沉淀槽和顶盖,沉淀槽的侧壁上端设置有内螺纹,顶盖的盖沿内壁设置有外螺纹,顶盖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的配合旋拧于沉淀槽上端,所述过水管道设置于第一沉淀箱和第二沉淀箱的下端且设置有多个,过水管道由第一沉淀箱向第二沉淀箱上倾设置,污水从第一沉淀箱的进水口进入,经由过水管道水流流入左第二沉淀箱,由于过水管道的上倾设置,大部分沉淀物、固体渣滓物、颗粒物等由于自身重力的作用向下倾斜并倒回第一沉淀箱中,进入第二沉淀箱的污水经快装过滤机构过滤后从出水口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下推疏导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沉淀箱内的转轴、用于驱动转轴旋转的外部电机、固定于转轴下单的液压杆、设置于液压杆的活塞杆下端的绞龙叶片和设置于液压杆的活塞杆末端的推板。
进一步的,所述排污口的内径>推板的外径>绞龙叶片的外径。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杆处于完全伸开状态时,绞龙叶片位于排污口内部,当第一沉淀箱污泥需要进行排污清理时,拆下封堵,启动电机带动绞龙叶片旋转并将液压杆完全伸开,此过程中推板将排污口附近的污泥下推,绞龙叶片向下输送污泥,排污过程中液压杆可根据排污情况多次收缩和闪伸开,加速排污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环投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环投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340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检查镜消毒存储柜
- 下一篇:一种天线电路板表面复合用PTFE热熔胶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