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流水养鱼槽、虾、蟹串联式循环水养殖装置、养殖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33492.0 | 申请日: | 201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68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谢辉亮;徐钢春;聂志娟;王裕玉;张茂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A01G31/00;A01K61/10;A01K61/59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杨采良 |
地址: | 21408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水 养鱼 串联式 循环 养殖 装置 养殖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类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流水养鱼槽、虾、蟹串联式循环水养殖装置、养殖场,在田埂设有的多个并列排布的养殖流水槽内放养鱼类,并且底部装有微孔增氧设备,养殖流水槽两端均设有拦鱼网。养殖流水槽上游装有气提式增氧推水机,下游设有集污池。集污池底部设有多个锥形集污漏斗。在集污池尾端放置有人工浮床。集污池下游开设的人工湿地净化区内放养鱼类并种植水生植物。集污池后端与虾池连通,蟹池与虾池相邻,且虾蟹池内均设有水草。蟹池后端设有的净化水循环利用区内投放螺蛳。本实用新型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达到“零排放”的效果,而且系统内同时养殖多种水产品,提高了养殖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类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水养鱼槽、虾、蟹串联式循环水养殖装置、养殖场。
背景技术
目前,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物理净化法主要采用机械设备对污染水体进行处理,短期救急效果明显,但不适合系统的长期运行。化学净化法由于是向污染水体中投加化学试剂,不仅增加生产成本,而且容易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生物净化法可去除溶解态有机污染物,抑制致病菌,但往往应用面狭窄,品种的单一适应性较差。
普通开放养殖模式生产过程中的养殖废水直接外排,大量无机和有机营养元素如氨氮、磷酸盐、溶解性有机碳和有机颗粒等直接进入环境,造成水域环境的恶化,进而引发水质污染、病害滋生。而通过传统的物理、化学等处理方式不仅会增加生产成本,降低养殖效益,而且容易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严重影响水产品的安全与质量。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现有技术中,开放养殖中易造成水域环境的恶化,进而引发水质污染、病害滋生。采用的污染水质化学等处理方式生产成本高,降低养殖效益,而且容易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严重影响水产品的安全与质量。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
处理养殖废水的过程中,需综合考虑现有的环境因素及净化过程中资源的投入,既能使处理后水体的各项指标达到标准线,减少环境的负荷,又能降低成本,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所以需要找到两者之间最佳的平衡点。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意义:
中国是水产大国,近些年来,我国的养殖尾水处理技术在理论与生产实践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要研究出与目前国内养殖经济水平相适应的循环水养殖模式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完善,核心在于高密度养殖尾水处理的标准化与精确化,探索出节能减排、占地少、简易的工艺路线,降低对机械设备、化学试剂的需求,将其进一步优化定会推动我国水产养殖业向着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增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流水养鱼槽、虾、蟹串联式循环水养殖装置。通过多重净化实现水体循环利用,达到零排放,且鱼虾蟹的综合养殖提高了养殖整体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养鱼槽、虾、蟹水养殖装置,设置有池塘。田埂将池塘分隔开多块。
田埂东面设有多个并列排布的养殖流水槽,每个养殖流水槽底部装有微孔增氧设备。
每个养殖流水槽两端均设有拦鱼网,养殖流水槽上游装有气提式增氧推水机,下游设有集污池,集污池底部设有多个漏斗,漏斗底端与岸边的排污井相连通。
集污池下游设有人工湿地净化区,人工湿地净化区后端与虾池通,蟹池与虾池相邻,蟹池内水体流入净化水循环利用区,经净化水循环利用区的净化水流入流水槽。
进一步,集污池底部设有36个锥形集污漏斗,漏斗之间通过PVC管道连接后再与岸边的排污井相连通,通过机械设备将污物处理压缩成滤饼,作肥料,且在集污池尾端放置的人工浮床内种植空心菜。
进一步,虾池与蟹池内均设有水草。
进一步,净化水循环利用区内投放有螺蛳,且在溢流坝两边堆放有活性炭及麦饭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334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回热器的高密封气液分离总成
- 下一篇:一种防脱销牵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