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用拦沙取水闸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833047.4 | 申请日: | 2019-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274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 发明(设计)人: | 曹礼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礼国 |
| 主分类号: | E02B8/02 | 分类号: | E02B8/02;E02B7/26;E02B7/36;E02B7/28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陈思聪 |
| 地址: | 4343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利工程 用拦沙 取水 闸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拦沙取水闸门,包括混凝土浇注形成的坝体和均质上体,所述坝体内中空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坝体的前后两侧还对称连接设置有多组防撞堤体,相邻的防撞堤体之间滑动配合设置有滤网,所述坝体内包括分设于垂直滑动槽两侧对称的腔体结构,所述腔体结构包括对称设置在垂直滑动槽两侧的多组通过腔以及转动设置在通过腔中的缠絮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撞堤体的设计可以避免大尺径硬质漂浮物对整体的损伤,同时分隔流水的同时分隔了沙,可以避免沙流过时集中积留;多重滤沙的同时,金属叶在水流冲击下以转动轴为轴转动,金属叶表面的丝状物能够缠绕水体中的絮状杂质,便于保证下游水源的清洁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水利工程用拦沙取水闸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水利投资的重点逐步转向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上来,为着重解决农田水利及农村饮水安全等问题,兴建了一批大中型灌溉排水泵站。根据水泵工作机理可知,水中泥沙浓度越高、颗粒越大,水泵的扬程也折减越大,并且泥沙对水泵叶轮的磨蚀也更加严重,使得水泵的正常使用寿命大为缩短。
现有技术中的拦沙取水闸门普遍结构简单,只具有单纯的顾虑泥沙杂质功能,很多絮状的杂质仍然可以通过网孔流过,再集中聚集后仍然会对水泵产生较大的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拦沙取水闸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利工程用拦沙取水闸门,包括混凝土浇注形成的坝体和均质上体,所述坝体内中空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坝体的前后两侧还对称连接设置有多组防撞堤体,相邻的防撞堤体之间滑动配合设置有滤网,所述坝体内包括分设于垂直滑动槽两侧对称的腔体结构,所述腔体结构包括对称设置在垂直滑动槽两侧的多组通过腔以及转动设置在通过腔中的缠絮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坝体两侧的滤网分别具有不同的孔径,所述滤网与坝体边缘开口贴合,且滑动配合连接在相邻的防撞堤体之间,所述滤网上端焊接固定有金属杆。
进一步的,所述防撞堤体为直角梯形结构的混凝土铸块,所述多组防撞堤体等距离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均质上体为等腰梯形结构,且均质上体上连接设置有电动液压杆,所述电动液压杆的输出端活动贯穿均质上体伸入后与闸门机构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闸门机构包括所述坝体中部垂直贯穿的垂直滑动槽以及滑动配合在垂直滑动槽中的拦水闸;所述拦水闸高度和坝体的高度相同;所述垂直滑动槽两侧与坝体两侧边对齐,且上部垂直延伸至均质上体中,所述垂直滑动槽的高度大于拦水闸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通过腔位于相邻的防撞堤体之间,且一端与滤网相抵,另一端与垂直滑动槽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缠絮机构包括垂直转动设置在通过腔中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外围焊接固定有多组薄片状的金属叶,所述金属叶呈弧形弯曲,多组金属叶弧形开口依次顺序设置,所述金属叶表面通过焊接或拔丝形成密布的丝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水流通过时,可以通过孔径较大的一侧流过,其中的泥沙能够多重的过滤,从而在下游用水的前提下还能够有效的滤沙,同时通过防撞堤体的设计可以避免大尺径硬质漂浮物对整体的损伤,同时分隔流水的同时分隔了沙,可以避免沙流过时集中积留;电动液压杆驱动后可以带动拦水闸在垂直滑动槽中垂直上升,从而水流可以在坝体内流通,在蓄水时驱动电动液压杆带动拦水闸下降封堵坝体,即可隔绝水流通过,水流通过滤网过滤后,进入通过腔中,通过缠絮机构滤杂后,再流过垂直滑动槽后,流经相对的通过腔,再从滤网排出,金属叶在水流冲击下以转动轴为轴转动,金属叶表面的丝状物能够缠绕水体中的絮状杂质,便于保证下游水源的清洁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礼国,未经曹礼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330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