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层轮胎成型压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832477.4 | 申请日: | 2019-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53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万礼礼;刘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双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D30/08 | 分类号: | B29D30/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范丹丹 |
| 地址: | 226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轮胎 成型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双层轮胎成型压机,该双层轮胎成型压机包括第一层轮胎成型设备、第二层轮胎成型设备以及间隙设置于第一层轮胎成型设备、第二层轮胎成型设备之间的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的两面都设有热板,第一层轮胎成型设备、第二层轮胎成型设备及传输机构的两侧均设有至少两个用于限位杆贯穿的限位孔,第一层轮胎成型设备包括上座、上层中心顶出油缸、上热板,上热板上设置有模具,上层中心顶出油缸由上至下依次贯穿于上座、上热板和模具,开模后上层中心顶出油缸动作顶出上层产品。该装置代替了原来人力操作,既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操作的舒适度,又避免了操作过程中带来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层轮胎成型压机,属于轮胎压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轮胎时汽车的主要零件之一,它是汽车与路面唯一接触的部件,配合轮圈使用,负责汽车行驶、转完、减震、刹车及操控等任务。轮胎模具作为轮胎加工最关键的成形设备之一,对轮胎质量和外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现有的轮胎压机压制轮胎时需要借助工装来完成,但是轮胎大小总类繁多,导致所需的工装也多,而目前更换工装及轮胎都需要人工搬运,打工装的更换非常的费时费力,使得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且频繁更换工装,在搬运轮胎的过程中具有安全隐患。现有的轮胎压机只能一次性压制一个轮胎,不能满足产线上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双层轮胎成型压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双层轮胎成型压机,包括第一层轮胎成型设备、第二层轮胎成型设备以及间隙设置于第一层轮胎成型设备、第二层轮胎成型设备之间的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的两面都设有热板,所述第一层轮胎成型设备、第二层轮胎成型设备及传输机构的两侧均设有至少两个用于限位杆贯穿的限位孔,所述第一层轮胎成型设备包括上座、上层中心顶出油缸、上热板,所述上热板上设置有模具,所述上层中心顶出油缸由上至下依次贯穿于上座、上热板和模具,开模后上层中心顶出油缸动作顶出上层产品,所述第二层轮胎成型设备包括下座、下层中心顶出油缸、下热板,所述下热板上设置有模具,所述下层中心顶出油缸由下至上依次贯穿于下座、下热板和模具,开模后下层中心顶出油缸动作顶出下层产品。
优选地,所述第二层轮胎成型设备由驱动机构驱动。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为气缸。
优选地,所述下层中心顶出缸由下至上依次贯穿于驱动机构、下座和下热板,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第二层轮胎成型设备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传输机构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限位孔,与限位孔相匹配的限位杆依次穿设于限位孔中,实现传输机构的上下运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该装置代替了原来人力操作,既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操作的舒适度,又避免了操作过程中带来的安全隐患,另外,该装置较人为操作更加精准,报废率大大降低,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造价成本低,适合在产业上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层轮胎成型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层轮胎成型压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双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双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324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贴合机
- 下一篇:一种单管杆横担新型相贯连接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