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合金钻杆抗外压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31887.7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27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宝;王立臣;李鹏程;王秀琴;杨玉荣;刘春艳;耿世成;孟宪春;陈成;袁媛;郭明阳;赵兴东;陈敏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启星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G01N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6200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钻杆 抗外压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力试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铝合金钻杆抗外压检测装置;设置有输料分总成、容器分总成,增压分总成;输料分总成包括:框架、气压缸、转轴及托盘组成;容器分总成包括:容器、水循环组合构成;增压分总成包括:支架、端盖、密封圈、气缸、底座、滑轮组合、尾座、滚珠丝杠、齿轮、梯形丝杠及伺服电机组成。本实用新型的主要过程采用机械传动进行,简化了上卸料、密封、加压、泄压流程,省去了液压缸、增压缸及大型液压泵站等辅助设备;在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使检测周期缩短了23%的运行时间,节约设备成本19.6万元,设备功率降低了40%能耗,从而进一步降低了产品的综合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力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合金钻杆抗外压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石油及勘探行业使用的铝合金钻杆基本上是从俄罗斯、美国、日本等国家购买,国内对于铝合金钻杆的研制还处于初始阶段,管体检测设备的研制更是刚刚起步。由于铝合金钻杆使用条件复杂、环境恶劣、稳定性要求高,因此对管体尺寸、性能、装配后产品的全尺寸检测要求非常严格。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钻杆作为传动、承压、连接件使用,在管体的外部会有较大的压强,这就要求管体有一定的抗外压能力,尤其是在出现突发情况时,外部压强会瞬间升高,如果管体不能承受外部压力而出现断裂,断裂处以下的所有钻具设备均不能正常取出,需要进行打捞、清除,这在延长作业周期的同时,还增加了能源消耗、人工成本及设备投入。
为保证铝合金钻杆的抗外压性能,每批次需要选取一定数量的钻杆进行抗外压检测。现有的检测方法是在管体薄壁处截取1000mm长,并在两端焊接有实心铝棒,使管体形成密闭空间,再将密封的管体放入容器内,持续向容器内注水,直至容器内达到预定压力,在保持一定时间后将密封管体取出。现有检测设备容器的密封盖需要用液压缸密封,而检测时的压力较高,为保证安全性,要求液压缸的密封压力至少在110吨以上,这就需要大型的液压泵站提供压力,加压时采用液压缸带动增压缸向容器内注水,注水过程需要重复进行,泄压时需要先通过溢流阀泄压,再反向利用增压缸泄压,不仅过程繁琐、设备和能耗成本高,而且时间长、占用空间大,还需要定期对液压油进行更换,增加了耗材成本。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的检测设备检测过程繁琐、设备和能耗成本高,而且时间长、占用空间大,还需要定期对液压油进行更换,增加了耗材成本。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
抗外压检测过程需要将水加压至100MPa以上,而通过液压缸增压需要解决液压缸的密封及管道内部压力问题,一般管道承受的内部压力较小,需要使用特殊高压管道,且在连接处容易出现泄露,连接处一旦泄露,管道内的高压水便会破坏管道及密封,同时造成安全事故,液压缸、管道、阀体之间需要用复杂的密封方式来保证密封效果及安全性,这就增加了设备成本、维护成本及占地空间,且有安全隐患;管道上的电磁阀、换向阀受管道压力影响,开关、换向操作困难,个别需要增加辅助换向设备,增加的辅助设备会提高能源消耗;加压设备、辅助设备、检测设备在检测过程中会承受100MPa以上的压力,密封件、电器元件、管道等部件磨损快、易损坏,后期的更换、维护成本高;各部件的配合动作复杂,延长了检测周期,变相的增加了检测成本。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意义:
本实用新型在检测过程中使用机械增加,不需要额外的液压泵站、液压缸、增压缸等设备,可以在设备、能耗方面降低成本;高压水只存在于压力容器内部,对管道、密封、阀体的要求低,不存在安全隐患;检测过程中不需要换向阀、电磁阀,加压、泄压为类似活塞杆的推拉运动,设备结构简单、动作步骤少,检验周期短,设备使用寿命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合金钻杆抗外压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铝合金钻杆抗外压检测装置设置有:
输料分总成,主要用于盛放、定位工件,并与增压分总成配合完成上料、卸料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启星铝业有限公司,未经吉林启星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318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泡剂输送罐
- 下一篇:用于水墨加工的反应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