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节电型生物质锅炉供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29346.0 | 申请日: | 201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19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刘爽;刘屹;朱宝余;孙成勋;陈涛;孙冬冬;李光日;赖云飞;王凯强;王婉婷;曲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吉林省泽盛科技有限公司;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3/00 | 分类号: | F22B33/00;F22D11/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 22206 | 代理人: | 李晓莉 |
地址: | 130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节电 生物 锅炉 供热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节电型生物质锅炉供热系统,包括热水锅炉、小型蒸汽锅炉、除尘器、引风机、烟囱、送风机、底渣单元、上料单元、热水锅炉给水泵、热水锅炉热网循环水泵。生物质锅炉供热系统最大的特点是运行期间,主要动力设备由小型蒸气锅炉所生产的高压蒸汽驱动,可节省运行费用,且小型生物质蒸汽锅炉蒸发量小,压力参数低,属于低级别的特种设备,对建造资质、运营人员技术水平等要求低,适于在农村等地区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组合式节电型生物质锅炉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每年秋粮收获季节,也是露天焚烧秸秆的高峰期。秸秆焚烧严重的区域,烧秸秆甚至成为雾霾的最大来源。由于秸秆总量庞大、分布分散、体积大、密度低、热值低等特点,秸秆消纳问题亟待解决。
生物质能供热是绿色低碳清洁经济的可再生能源供热方式,它布局灵活,适用范围广,可就地收集原料、就近消费,既减少了农村秸秆露天焚烧,还可替代县域及农村的散煤消费量,对构建城镇分布式清洁供热体系,带动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通常生物质锅炉及配套供热管网的运行需要电动泵和风机等提供动力,运行成本较高,限制了它的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组合式节电型生物质锅炉供热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所指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式节电型生物质锅炉供热系统,包括:热水锅炉、小型蒸汽锅炉、除尘器、引风机、烟囱、送风机、底渣单元、上料单元、蒸馏水单元、热水锅炉给水泵、热水锅炉热网循环水泵和蒸汽锅炉给水泵;其中,送风机分别通过风道与热水锅炉和小型蒸汽锅炉的进风口连通;上料单元的数量为两套,分别布置在热水锅炉和小型蒸汽锅炉的进料口处,用于将作为燃料的生物质送入热水锅炉与小型蒸汽锅炉的炉膛内,热水锅炉与小型蒸汽锅炉的烟气出口分别通过烟道与除尘器的入口连通,除尘器的出口通过烟道与引风机的入口连通,引风机的出口通过烟道与烟囱连通;底渣单元的数量为三套,分别布置在热水锅炉、小型蒸汽锅炉和除尘器的下方,用于接收运送热水锅炉、小型蒸汽锅炉和除尘器排出的底渣;蒸馏水单元布置在热水锅炉的烟气出口处的烟道内,且通过管线与蒸汽锅炉给水泵的入口连通,蒸汽锅炉给水泵的出口通过管线与小型蒸汽锅炉的进水口连通;热水锅炉给水泵、热水锅炉热网循环水泵与热水锅炉、供热管网构成一个热水循环;蒸气锅炉所生产的高压蒸汽通过高压蒸汽管道引出,用于驱动汽动动力设备。
利用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式节电型生物质锅炉供热系统,能够取得以下技术效果:
1、在日常运行期间采用汽动泵(风机)形式,以一台燃烧生物质燃料的小型蒸汽锅炉所产生的高压蒸汽作为动力源,通过蒸汽机做工,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以替代传统的电动机驱动形式,减少电耗,节省运行成本,适合在村镇等秸秆资源丰富的地区推广;
2、利用烟道烟气余热为热源,锅炉补水为冷却介质生产蒸馏水,用以补充小型蒸汽锅炉给水,防止锅炉结垢,提高运行安全性;替代小型蒸汽锅炉水处理单元,减低投资和运行成本;
3、热水锅炉、小型蒸汽锅炉均以生物质为燃料,属于可再生能源,环境友好,可实现碳零排放,既可减少冬季供暖散煤燃烧引起的大气污染,还可解决农村地区秸秆消纳的问题;
4、小型生物质小型蒸汽锅炉蒸发量小,压力参数低,属于低级别的特种设备,对建造资质、运营人员技术水平等要求低,适于在农村等地区推广。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组合式节电型生物质锅炉供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吉林省泽盛科技有限公司;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吉林省泽盛科技有限公司;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293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绑扎钢筋笼的施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跟踪摄像的固定式拉链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