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粘稠物料的输送管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828839.2 | 申请日: | 2019-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625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 发明(设计)人: | 刘延斌;李飞;蒋凯歌;文杰;郭伦文;汪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7D5/06 | 分类号: | F17D5/06;F17D5/04;F17D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肖冰滨;王晓晓 |
| 地址: | 41001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物料 输送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粘稠物料的输送管系统,属于物料运输领域。所述粘稠物料的输送管系统包括:输送管以及处理单元,所述输送管包括内层以及感知层,所述感知层至少部分包裹所述内层,其中,所述感知层设置有信号通导单元,所述信号通导单元用于在所述内层破损之后,与所输送的物料接触;以及输送处理单元,与所述信号通导单元电连接,用于判断所述信号通导单元是否被所输送的粘稠物料磨断。该粘稠物料的输送管系统可以精确、方便地判断输送管的失效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运输,具体地涉及粘稠物料的输送管系统。
背景技术
输送管可以运送粘稠物料。粘稠物料可以是混凝土等具有颗粒状物质的物料,其中混凝土由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也称为骨料)、水以及必要时加入的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制,导电性较弱,且输送混凝土时的输送压力较高(8-9Mpa)。输送管与粘稠物料直接接触,是关键易损零部件,易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粘稠物料不断冲刷磨损而发生失效。如果输送管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失效但不能及时发现并更换,失效的输送管继续泵送粘稠物料时将存在很大风险,严重时甚至会发生爆管,直接危害施工人员的安全。
目前,常见的混凝土输送管分为金属单层管和金属双层管,检查输送管是否存在失效风险有以下方法:一是敲击输送管外表面,听声音凭经验判断,该方法结果不准确;另一种是无损检测壁厚的方法,该方法仅适用于单层金属管,但检测过程十分繁琐,工作量极大,难以实施;再一种是超声波检测,但超声波无法透过双层管,且对于单层管,需对整个管体进行全面的无死角检测,检测过程依旧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粘稠物料的输送管系统,该粘稠物料的输送管系统可以精确、方便地判断输送管的失效风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粘稠物料的输送管系统,该输送管系统包括:输送管以及处理单元,所述输送管包括内层以及感知层,所述感知层包裹所述内层,其中,所述感知层设置有信号通导单元,所述信号通导单元用于在所述内层破损之后,与所输送的粘稠物料接触;以及所述处理单元,与所述信号通导单元连接,用于判断所述信号通导单元是否被所输送的粘稠物料磨断。
优选地,该输送管系统还包括:报警单元,用于在所述信号通导单元被所输送的粘稠物料磨断时,发出报警信号。
优选地,所述判断所述信号通导单元是否被所输送的粘稠物料磨断包括:检测所述信号通导单元的电阻;在所述信号通导单元的电阻变大时,判断所述信号通导单元被所输送的粘稠物料磨断;在所述信号通导单元的电阻不变时,判断所述信号通导单元未被所输送的粘稠物料磨断。
优选地,所述报警单元包括MOS管,其中,所述MOS管用于:在所述信号通导单元未被所输送的粘稠物料磨损时截止;在所述信号通导单元被所输送的粘稠物料磨损时导通,以使所述报警单元发出报警信号。
优选地,所述报警单元包括微芯片和接地电阻,所述微芯片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和所述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信号通导单元的两端,所述接地电阻连接在所述输入端和地之间,其中,所述输出端用于输出第一电压;所述输入端用于接收第二电压;所述微芯片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压、所述第二电压以及所述接地电阻计算所述信号通导单元的电阻值;在所述信号通导单元的电阻值大于预设值时,判断所述信号通导单元被所输送的粘稠物料磨损,并发出报警信号;在所述信号通导单元的电阻值小于等于所述预设值时,判断所述信号通导单元未被所输送的粘稠物料磨损。
优选地,所述信号通导单元交叉缠绕于所述内层的外表面。
优选地,所述信号通导单元的缠绕角度为α,α满足公式:其中D为内层的外径,L为缠绕导线间隔的螺距,其中D为内层的外径,L为信号通导单元缠绕间隔的螺距。
优选地,所述感知层完全包裹所述内层。
优选地,所述输送管还包括外层,所述外层由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和树脂制备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288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式垃圾收集小车
- 下一篇:产品夹紧治具及具有其的固定转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