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食用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28598.1 | 申请日: | 201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55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贺倪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陵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G21/10 | 分类号: | A47G21/10 |
代理公司: | 32252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116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筷子 护套 护盖 筷盒 凸起 食用 餐具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可拆卸连接 侧面 便于携带 占用空间 便携筷 弹性绳 凹谷 筷托 取用 搁置 储存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食用筷,涉及餐具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便携筷一般装于筷盒内,取用时需要将筷盒放于一旁待用,而筷盒体积又较大,占用空间较多的问题。其包括筷子,所述筷子用于食用的一端套设有护套,另一端套设有护盖,所述护盖可拆卸连接于护套上,所述护盖与护套之间连接有若干弹性绳;所述护盖与护套相连接时,其一侧侧面为平面,与该侧相对的一侧侧面分布有若干凸起,相邻凸起间形成供筷子搁置的凹谷。达到了在使用筷子前通过护套等固定,便于携带和储存;使用筷子时护套可作为筷托使用,使用筷子后便可即时储放筷子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食用筷。
背景技术
作为餐具的筷子,是指中国常用的饮食工具,通常由竹、木、骨、瓷、象牙、金属、塑料等材料制作。是世界上常用餐具之一,中华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发明于中国,后传至朝鲜、日本、越南等汉字文化圈。
现有的便携筷一般装于筷盒内,取用时需要将筷盒放于一旁待用,而筷盒体积又较大,占用空间较多;若将筷盒随意放置于其他位置,用完以后又需要找筷盒,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食用筷,其在使用筷子前通过护套等固定,便于携带和储存;使用筷子时护套可作为筷托使用,使用筷子后便可即时储放筷子。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便携式食用筷,包括筷子,所述筷子用于食用的一端套设有护套,另一端套设有护盖,所述护盖可拆卸连接于护套上,所述护盖与护套之间连接有若干弹性绳;所述护盖与护套相连接时,其一侧侧面为平面,与该侧相对的一侧侧面分布有若干凸起,相邻凸起间形成供筷子搁置的凹谷。
更进一步地,所述筷子分别为食用段和放置段,放置段为多棱柱状。
更进一步地,食用段为锥形且其朝外一端为较小端,所述筷子的重心位于放置段。
更进一步地,所述筷子的食用段可伸缩连接于放置段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食用段内端设有外螺纹,所述放置段内周面上设有相匹配的内螺纹。
更进一步地,所述放置段外端可拆卸连接有封盖。
更进一步地,所述护套内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有供食用段插入的固定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块沿两固定孔的轴线所在的平面分为两块。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使用筷子前通过护套、护盖和弹性绳相固定,以便于携带和储存,且两筷子之间不会发生相互之间的碰撞;使用筷子时护套可通过弹性绳连接于护盖,以减少占用空间,并可作为筷托使用;使用筷子后便可即时通过作为筷托的护套与护盖来储放筷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筷子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筷子;11、食用段;12、放置段;13、封盖;2、护套;21、护盖;22、弹性绳;23、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便携式食用筷,包括筷子1,筷子1用于食用的一端套设有护套2,另一端套设有护盖21,护盖21与护套2之间连接有若干弹性绳22;本实施例中,护盖21与护套2之间连接有两根弹性绳22,每根弹性绳22两端分别从护套2外端两侧贯穿护套2后,再贯穿护套2两侧,最后绑系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陵科技学院,未经金陵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285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吃面条的儿童筷子
- 下一篇:一种旋转牙签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