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配件的组装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827031.2 | 申请日: | 2019-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35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 发明(设计)人: | 胡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菲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件 组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铜配件的组装机,所述铜配件的组装机包括机台、旋转机构、送料装置、配件输送装置、压合装置和出料装置;各个工位先将零部件输送到旋转机构上,旋转机构再将需要装配的各个零部件输送到一侧的压合装置上进行压合,压合完后在由出料装置将成型后的工件转送出去,通过各个工位之间的配合使得装配效率加快,同时组装精度极高,且全程自动化,并大大的降低了人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马达配件装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配件的组装机。
背景技术
马达通常由壳体、定子和转子等组成。在制造过程中,为了方便组装,壳体通常与定子绝缘体、定子铁芯组成定子组件,而转子铁芯与转轴、套设在转轴上的轴承组成转子组件,然后通过将转子组件装入定子组件,再安装套设在转轴上的壳体盖。
目前市场上的铜配件大多是手动组装或者半自动机械组装,随着市场的需求,之前的手动组装和半自动机械组装速度低,投入的人工多,且在组装时的精度和质量也无法保证,生产效率极低,无法满足市场的真正需求。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铜配件的组装机,具有装配效率快,组装精度高,且全自动化等优点。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铜配件的组装机,所述铜配件的组装机包括机台、旋转机构、送料装置、配件输送装置、压合装置和出料装置;其中
所述旋转机构设置在机台的内侧,用于将要装配的工件逐次的转动到下个工位上;
所述送料装置设置在机台的左侧,用于将工件输送到旋转机构上;
所述配件输送装置设置在机台的上侧,用于把装配件输送到旋转机构上;
所述压合装置设置在旋转机构的圆周围上,用于将旋转机构上的工件和装配件进行压合;及
所述出料装置设置在的压合装置的右侧,用于将压合成型好的工件输送到指定位置上。
优选的,所述送料装置包括支架、上料输送线、工件夹具、检测机构和机械手装置;所述上料输送线通过支架固定在机台上;所述上料输送线上阵列设有工件夹具;所述检测机构固定在上料输送线上;所述机械手装置设置在上料输送线的末端。
优选的,所述出料装置包括第一动力源、旋转气缸、升降台和机械抓手;所述升降台固定在机台上;所述第一动力源设置在所述升降台的内侧;所述升降台上固定有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上连接有机械抓手。
优选的,所述配件输送装置包括第一配件输送装置、第二配件输送装置和第三配件输送装置;所述第一配件输送装置、第二配件输送装置和第三配件输送装置依次阵列在机台的周侧。
优选的,所述机台上设置有控制柜,且所述控制柜与旋转机构、送料装置、配件输送装置、压合装置和出料装置呈电路连接关系。
优选的,所述旋转机构上圆周围阵列有工装夹具。
优选的,所述工装夹具的数量为6-12个。
优选的,所述机台上设置有出料槽,用于将压合成型好的工件输送出去。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各个工位先将零部件输送到旋转机构上,旋转机构再将需要装配的各个零部件输送到一侧的压合装置上进行压合,压合完后在由出料装置将成型后的工件转送出去,通过各个工位之间的配合使得装配效率加快,同时组装精度极高,且全程自动化,并大大的降低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菲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菲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270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气工程用焊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透型隔热玻璃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