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漏电保护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26864.7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59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彦亘;陈景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佳安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00 | 分类号: | H01H71/00;H01H73/04 |
代理公司: | 11340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万秀娟 |
地址: | 32560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头 压板 安装槽 本实用新型 动触头组 复位按钮 工作组件 安装孔 静触头 挂钩 铜件 支架 漏电保护模块 电路板 测试按钮 磁环组件 复位弹簧 开合距离 剖面形状 位移调整 位置调整 线圈组件 压敏电阻 动触片 沙漏状 限位部 进线 壳体 压杆 连通 出线 平衡 改进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漏电保护模块,包括壳体、电路板、工作组件、出线铜件和进线铜件,工作组件包括复位按钮和测试按钮,支架、压敏电阻、动触头组、静触头、磁环组件和线圈组件,动触头组包括动触片、动触头、触头压板,其中触头压板包括安装部与触头压杆,安装部设置有安装槽,安装部形成有限位部,限位部上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与安装槽连通,安装槽的剖面形状呈顶大腰小底大的沙漏状,复位按钮包括挂钩以及复位弹簧,挂钩插入触头压板的安装槽内,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触头压板的结构,使挂钩带动触头压板进行一定的位移调整,在不影响本身效果的前提下,触头压板能在支架内能进行一定角度的位置调整,从而平衡两侧动、静触头的开合距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漏电保护模块。
背景技术
漏电保护模块是电气保护非常重要的一环,用以提高用电器的电气安全性能,随着各类用电器小型化的不断普及,对漏电保护模块的体积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漏电保护模块多采用磁环组件与线圈组件上下叠放的结构,但是这样的漏电保护模块厚度较大,其高度难以满足现有用电气小型化的要求。现有漏电保护模块在结构上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现有的复位按钮的挂钩的形状多为圆柱形,现有触头压板的安装槽剖面形状多为方形,圆柱形的挂钩插入安装槽内没有多余的活动空间,而圆柱形挂钩的锁片槽与锁片搭接面积较大,使挂钩完全固定在安装槽内无法轨道左右移动,只能带着触头压板做上下移动,但是在漏电保护模块装配过程中,左右两侧的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的开合距离和超程无法百分百保证相同,而在使用过程中,动触头与静触头也会因为电弧产生磨损,造成两侧的动、静触头开合距离出现一定的差别,而现有的漏电保护模块的触头压板只能进行上下平移,无法平衡两侧动、静触头开合距离的差别,触头两侧的接触压力不一致,导致触头因电弧冲击损坏,最终使漏电保护模块在使用过程中无法正常工作,只能拆卸后更换零件,不但成本较高而且装配麻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厚度薄、加工要求低、装配难度低的漏电保护模块。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一种漏电保护模块,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中的电路板、工作组件以及出线铜件和进线铜件,所述工作组件包括位于电路板上方的复位按钮和测试按钮,以及电路板下方的支架、压敏电阻、动触头组、静触头、磁环组件和线圈组件,所述复位按钮穿过电路板与动触头组形成固定连接,所述压敏电阻、动触头组、静触头组、磁环组件和线圈组件设置在支架内,所述动触头组包括动触片、动触片上的动触头以及位于动触片下方的触头压板,其中触头压板包括安装部以及安装部两侧延伸形成的触头压杆,触头压杆的顶部的与动触片相互接触,所述安装部的设置有自上而下贯通的安装槽,所述安装部向压敏电阻方向延伸形成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安装槽连通,所述安装槽的剖面形状呈沙漏状,复位按钮与触头压板的安装槽形成固定连接。
特别的,触头压板的安装部靠近线圈组件一侧设置有一对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支架形成限位连接,所述限位块与支架限位的外边缘为弧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将原有的剖面形状为长方形的安装槽改进为剖面形状呈顶大腰小底大的沙漏状安装槽,由于安装槽为沙漏状,挂钩在安装槽内有一定的活动空间,能够通过调整复位按钮的位置,从而使挂钩带动触头压板进行一定的位移调整,在不影响本身效果的前提下,触头压板能在支架内能进行一定角度的位置调整,从而平衡两侧动、静触头的开合距离,无需通过拆卸漏电保护模块来进行修复,同时可有效避免因触头两侧的接触压力不一致导致触头被电弧冲击损坏的事故发生,提高漏电保护模块的使用寿命;且触头压板的限位块的外边缘设置为弧形,能够让触头压板更好的在支架内进行位置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佳安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佳安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268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