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与有挡肩混凝土轨枕配套使用的轨道扣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25067.7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614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冉蕾;张庆;马佳骏;张东风;刘雪锋;郭骁;李敏;刘玮;王羽杰;冯杜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3/28 | 分类号: | E01B3/28;E01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陈亚斌;关兆辉 |
地址: | 10005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挡肩 混凝土 轨枕 配套 使用 轨道 扣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与有挡肩混凝土轨枕配套使用的轨道扣件,其包括:轨下垫板,其设置在钢轨下方;铁垫板,其设置在所述轨下垫板下方;弹条扣件,其用于将钢轨扣压在所述轨下垫板上;螺旋道钉,其穿过所述铁垫板以及弹条扣件,以锁紧所述弹条扣件;以及套管,其设置于混凝土轨枕内,且所述螺旋道钉穿过所述铁垫板以及弹条扣件后与所述套管螺纹连接。其能在城市轨道交通或城际铁路整体道床使用,且能与有挡肩混凝土轨枕配套使用,以此满足地下线和高架线不同钢轨纵向阻力要求,且便于维修调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道岔框架结构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轨道扣件是联结钢轨与轨枕或其他轨下基础的重要部件,作用是保持钢轨在轨下基础上的正确位置及钢轨与轨枕的可靠联结,阻止钢轨的纵横向移动,并为轨道结构提供一定的弹性。
城市轨道交通或城际铁路对行车安全和自动化程度要求高,行车密度大,不允许利用列车运行间隔进行维修作业,夜间的维修时间有限,因此大多采用纵向、横向稳定性好的整体道床。而上述整体道床的交通扣件目前基本采用无挡肩、弹性分开式扣件,扣件螺栓承受较大的横向力,使得既有线路易出现螺栓断裂的情况。另外地下线扣件纵向防爬阻力较大,基本上不能满足高架小阻力要求,因此同一条地铁敷设若既有地下线又有高架线,地下线和高架线弹条及扣件类型不统一,这样造成整条线扣件零部件较多,增加了备品备件费用,养护维修量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与有挡肩混凝土轨枕配套使用的轨道扣件,其能在城市轨道交通或城际铁路整体道床使用,且能与有挡肩混凝土轨枕配套使用,以此满足地下线和高架线不同钢轨纵向阻力要求,且便于维修调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了一种与有挡肩混凝土轨枕配套使用的轨道扣件,其包括:轨下垫板,其设置在钢轨下方;铁垫板,其设置在所述轨下垫板下方;弹条扣件,其用于将钢轨扣压在所述轨下垫板上;螺旋道钉,其穿过所述铁垫板以及弹条扣件,以锁紧所述弹条扣件;
以及套管,其设置于混凝土轨枕内,且所述螺旋道钉穿过所述铁垫板以及弹条扣件后与所述套管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弹条扣件为小阻力弹条扣件或常阻力弹条扣件或加强型弹条扣件。
优选的,所述弹条扣件整体为ω形,且由热轧弹簧圆钢制成,小阻力弹条扣件直径为12mm,常阻力弹条扣件直径为13mm,加强型弹条扣件直径为14mm。
优选的,所述与有挡肩混凝土轨枕配套使用的轨道扣件还包括:绝缘轨距块,其设置于所述弹条扣件与钢轨之间,且在所述弹条扣件的压力下与所述钢轨抵持;以及轨距挡板,其设置于所述混凝土轨枕的挡肩与螺旋道钉之间,且位于所述弹条扣件的下方,并与所述弹条扣件抵持。
优选的,所述与有挡肩混凝土轨枕配套使用的轨道扣件还包括:弹性垫板,其设置于所述铁垫板与混凝土轨枕之间。
优选的,所述与有挡肩混凝土轨枕配套使用的轨道扣件还包括:第一调高垫板,其设置于所述铁垫板和轨下垫板之间;和/或,第二调高垫板,其设置于所述弹性垫板和混凝土轨枕之间,且位于所述弹性垫板与轨距挡板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铁垫板包括:板体主体、第一突起部、第二突起部、第三突起部以及第四突起部;所述第一突起部、第二突起部、第三突起部以及第四突起部均连接所述板体主体的上表面,所述第一突起部有两个,且关于所述板体主体的X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三突起部有两个,且关于所述板体主体的X轴对称设置;两个第一突起部之间设置有供所述螺旋道钉穿过的第一圆孔,和/或,两个第三突起部之间设置有供所述螺旋道钉穿过的第二圆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关于所述板体主体的Y轴对称设置,且两者均为长圆孔,长圆孔的长轴与钢轨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250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