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镀废水处理用脉冲电凝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24756.6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95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王翔宇;匡武;吴文明;海子彬;李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舒城联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61 | 分类号: | C02F1/461;C02F1/465;C02F1/463;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上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5 | 代理人: | 郭华俊;朱家龙 |
地址: | 23007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镀 废水处理 脉冲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镀废水处理用脉冲电凝设备,包括包括电解槽、电极板,所述电解槽的一侧具有进水口,与进水口相对的电解槽另一侧设有排水口,所述电极板在电解槽内间隔排列,其中一半的电极板为铁极板,另一半为铝极板,铁极板与铝极板交错安装,所述电凝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解槽内顶部设有刮渣机构;且在所述电解槽底部设置排泥斗,且排泥斗的底端出泥口处连接排泥管,所述排泥斗内设防堵机构,且防堵机构包括电机、螺旋叶片、转辊,所述电机安装在排泥斗外壁上,转辊纵向安装在排泥斗内、并与排泥管同轴设置,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辊驱动联接,转辊的表面设置螺旋叶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排泥斗不易堵塞,废水处理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电凝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镀废水处理用脉冲电凝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电镀行业废水成分较为复杂,水质种类较多,含有铜、镍、铬、锌、锡等多种重金属,以及相当数量的添加剂、光亮剂等有机化合物。另外,在生产排水过程中还有可能发生混排串管现象,进一步加大处理难度。
对此,急需一些新型技术应用于电镀废水的深度处理。脉冲电凝技术可以克服传统化学沉淀法难以解决的问题,有效的去除废水中残余的Ni、Cr、Zn等重金属离子,出水达到排放标准。
现有的用于电化学法废水处理的电凝设备采用直流供电,包括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电解槽和设于电解槽内的电极板组。该设备通过对电解槽内的废水进行电解、絮凝、气浮等一系列的迅速极化反应,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然而,传统的电凝设备存在以下不足:一、金属极板表面被污垢覆盖,电阻增大,电解过程无法顺畅将阳极板金属离子源源析入水中,而依靠得失电子来完成的氧化还原反应被大大削弱,导致处理污水的效率大大下降。为了提高电凝设备的效率,通过增大电流密度来解决问题,但增大电流密度又带来能耗增加、处理成本上升和极板结垢速度加快的直接后果。二、电解槽内经电解净化后的废水排放口与电解浮泥出口均处于同一排放区域,在排放口附件,由于泥水混杂,分离不畅,使排放出的净化废水中含泥量较高,致使后续废水处理工序负荷较大。
公开号为:CN201971667U的专利公布了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电凝设备,其包括电解槽、设置在电解槽内的间隔排列的多个电极板,所述电解槽在一侧具有进水口,在与进水口相对的一侧具有排水口,所述电凝设备还包括设置在电解槽上部用于将废水表面的浮渣和泡沫从废水中刮离的刮渣机构以及设置在电解槽底部用于排出沉积在电解槽底部的沉淀物的排泥斗。上述装置的排泥斗内为设置防堵机构,长时间使用,排泥斗易被污泥堵塞,从而影响设备正常运行工作,给企业生产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电镀废水处理用脉冲电凝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电镀废水处理用脉冲电凝设备,包括电解槽、电极板,所述电解槽的一侧具有进水口,与进水口相对的电解槽另一侧设有排水口,电解槽内间隔分布有电极板,其中一半的电极板为铁极板,另一半为铝极板,铁极板与铝极板交错安装,在所述电解槽内顶部设有刮渣机构,且在电解槽底部设置排泥斗,且排泥斗的底端出泥口处连接排泥管。
所述排泥斗内设防堵机构,防堵机构包括电机、螺旋叶片、转辊,所述电机安装在排泥斗外壁上,转辊纵向安装在排泥斗内、并与排泥管同轴设置,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辊驱动联接,转辊的表面设置螺旋叶片。
进一步的,所述排泥斗为锥形筒状,且排泥斗的外壁设置安装座,安装座的底面固定电机,所述排泥管的底端套设回转套,回转套的外壁安装齿轮,电机的输出轴与齿轮传动连接,转辊的底端同轴安装在回转套内,且所述排泥斗内设置安装架,转辊的顶端转动安装在安装架上。
进一步的,相邻的两电极板之间的间距均为50mm。
进一步的,在所述电解槽相对两侧的底部开设有充气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舒城联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舒城联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247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式新风换气室内机
- 下一篇:钢次梁与桁架交叉布置而成的井字梁楼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