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水体高光谱数据辅助采集仪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24577.2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902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但雨生;周忠发;王玲玉;吴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25 | 分类号: | G01N21/25;G01C1/00;G01C17/32;G01S19/01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商小川 |
地址: | 550001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水体 光谱 数据 辅助 采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水体高光谱数据辅助采集仪,包括壳体、倾角传感器、GPS模块和电子罗盘模块,壳体内安装有倾角传感器、GPS模块和电子罗盘模块,壳体中部设置有前后贯穿的光纤通道,后端铰接有显示屏,下端中部设置有手柄,光纤通道前端设置有限位光纤探头的卡槽。本实用新型的壳体中安装倾角传感器、电子罗盘模块以及GPS模块,并将光纤探头固定在壳体前端,便于帮助测量人员准确获取必要的太阳方位、测量方位等重要参数,通过显示屏直接显示,有助于提高测量数据精度,节省测量时间,大大提高了测量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体高光谱数据辅助采集仪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功能水体高光谱数据辅助采集仪。
背景技术
目前,高光谱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水环境质量监测。现场表观光谱测量方法主要包括剖面法和表面法,剖面法仪器昂贵、操作复杂,仅适合应用于一类水体。在采用表面法进行水体表观光谱测量时,需要去除天空光漫反射,同时还要避开太阳直射反射和水面直接反射,因此需要获取测量时间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使光谱仪光纤探头平面与太阳入射平面的夹角在90°-135°(背向太阳方向)之间,与水面法线方向的夹角位于30°-45°之间(面向水面)。但实际测量中,多数光谱仪配件无法获取以上参数,仅依靠测量人员凭经验或感觉估测现场测量几何,致使干扰光线进入光谱仪光纤探头,从而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水体高光谱数据辅助采集仪,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水体高光谱数据辅助采集仪,包括壳体、倾角传感器、GPS模块和电子罗盘模块,壳体内安装有倾角传感器、GPS模块和电子罗盘模块,壳体中部设置有前后贯穿的光纤通道,后端铰接有显示屏,下端中部设置有手柄,光纤通道前端设置有限位光纤探头的卡槽。
优选的,上述倾角传感器、GPS模块和电子罗盘模块连接到控制器,控制器连接到显示屏。
优选的,上述控制器连接有语音播放模块。
优选的,上述控制器通过无线模块连接到便携式终端。
优选的,上述手柄上设置有电池槽,电池槽上安装有电池槽盖。
优选的,上述手柄外包裹有橡胶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壳体中安装倾角传感器、电子罗盘模块以及GPS模块,并将光纤探头固定在壳体前端,便于帮助测量人员准确获取必要的太阳方位、测量方位等重要参数,通过显示屏直接显示,有助于提高测量数据精度,节省测量时间,大大提高了测量效率,本实用新型还适用于其它地物光谱测量,如土壤、植被和岩石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打开显示屏状态);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介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师范大学,未经贵州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245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数学思维训练的数学教具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用进排气接座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