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挤出机电磁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21774.9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57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辉;范硕清;付江华;付文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应城市新都化工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84 | 分类号: | B29C48/84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黄君军 |
地址: | 4324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挤出机 电磁 加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挤出机电磁加热装置,属于挤出机技术领域,包括内管、上保温壳和下保温壳,所述内管的左右两端分别连通有进料端和出料端,所述上保温壳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上固定耳,所述下保温壳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下固定耳,所述内管的外表面缠绕有电磁线圈,所述上保温壳位于所述内管的上方,所述下保温壳位于所述内管的下方,所述上固定耳和下固定耳之间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电磁线圈代替电阻丝,在使用时,使用电磁线圈进行加热,电磁线圈不易坏,寿命增长,在使用时,上保温壳和下保温壳套设在电磁线圈外部,保存温度,降低能耗,使用起来更加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挤出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挤出机电磁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挤出机采用塑料原料进行造粒时,由于塑料原料中含有水分和挥发性有机物,在造粒时若不排出水分及挥发性有机物会对塑料产品的外观和性能造成影响,挤出机一般通过抽真空利用外力强行将水分和挥发性有机物分离出来。
现有的挤出机大多都是通过在螺杆中安装电阻丝对物料进行加热,这样物料不能均匀受热,并且电阻丝能耗高,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挤出机大多都是通过在螺杆中安装电阻丝对物料进行加热,这样物料不能均匀受热,并且电阻丝能耗高,寿命短的问题,提供一种挤出机电磁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挤出机电磁加热装置,包括内管、上保温壳和下保温壳,所述内管的左右两端分别连通有进料端和出料端,所述上保温壳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上固定耳,所述下保温壳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下固定耳,所述内管的外表面缠绕有电磁线圈,所述上保温壳位于所述内管的上方,所述下保温壳位于所述内管的下方,所述上固定耳和下固定耳之间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连接,所述电磁线圈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上保温壳和下保温壳均设置为半圆形,所述上保温壳和下保温壳的长度和所述内管的长度相等。
其中,所述上保温壳和下保温壳的左侧和所述进料端之间通过密封胶密封连接。
其中,所述上保温壳和下保温壳的右侧和所述出料端之间通过密封胶密封连接。
其中,所述上保温壳和下保温壳的内径大于所述内管的外径。
其中,所述上固定耳的右侧和所述出料端的左侧均设置凸圈,所述凸圈的外径和所述上保温壳和下保温壳的内径相等。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电磁线圈代替电阻丝,在使用时,使用电磁线圈进行加热,电磁线圈不易坏,寿命增长。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上保温壳和下保温壳保温的,在使用时,上保温壳和下保温壳套设在电磁线圈外部,保存温度,降低能耗,使用起来更加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的切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完成图。
图中标记:1、内管;2、出料端;3、进料端;4、电磁线圈;5、下固定耳;6、下保温壳;7、上保温壳;8、上固定耳;9、螺栓;10、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应城市新都化工塑业有限公司,未经应城市新都化工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217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编织袋自动叠放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圆织机收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