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造纸白水中细小纤维的回收利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821603.6 | 申请日: | 2019-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130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 发明(设计)人: | 郑惠芳;周育清;钱国萍;朱国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乡福利造纸厂 |
| 主分类号: | D21F1/66 | 分类号: | D21F1/66 |
| 代理公司: | 33241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戚正云 |
| 地址: | 31450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中空转轴 细小纤维 搅拌桨 气道 本实用新型 水中 回收利用装置 可转动连接 呈螺旋状 刮沫装置 结构实现 驱动装置 微小气泡 出气孔 出液管 储液罐 进气管 进液管 清除率 白水 侧壁 储液 固设 刮除 管壁 均布 竖直 转动 造纸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造纸白水中细小纤维的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罐,底部设置有出液管,侧壁上设置有白水进液管;中空转轴,内设气道,竖直的设置于储液罐中并在与之连接的驱动装置驱动下实现转动;进气管,与中空转轴可转动连接,并与所述中空转轴的气道相连通;搅拌桨,呈螺旋状的均布于中空转轴的管壁上,所述搅拌桨上设置有若干与气道相连通的出气孔;刮沫装置,位于搅拌桨上方并固设于所述中空转轴上,用于刮除由微小气泡带出的细小纤维。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实现了白水中细小纤维的高清除率,从而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领域,特别是一种造纸白水中细小纤维的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造纸装置是纸张抄造的联合装备,主要由网、压榨和干燥等部分构成。网部分圆网和长网两种,压榨部由压榨辊和造纸毛布等组成,干燥部由一个或几个烘缸组成。某些长网机还装备机械压光机,以提高纸的平滑度和紧度等,造纸装置的类型很多,如制造单面光纸张的单烘缸纸机、制造一般纸张的长网多烘缸纸机、制造打字纸和卷烟纸等的薄页纸机、制造纸板的纸板机等,气浮机是造纸工序中的重要机械设备之一,用于去除和回收白水中的可循环利用的细小纤维,但是现有的气浮机在结构设计上仍旧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气浮机中气泡分散效果差,产生的细小气泡不足以将纸浆中的细小纤维大量的清理出来,导致白水在经过气浮处理后仍然含有较多含量的细小纤维,从而增加了企业后续处理所需的费用以及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造纸白水中细小纤维的回收利用装置,包括
储液罐,底部设置有出液管,侧壁上设置有白水进液管;
中空转轴,内设气道,竖直的设置于储液罐中并在与之连接的驱动装置驱动下实现转动;
进气管,与中空转轴可转动连接,并与所述中空转轴的气道相连通;
搅拌桨,呈螺旋状的均布于中空转轴的管壁上,所述搅拌桨上设置有若干与气道相连通的出气孔;
刮沫装置,位于搅拌桨上方并固设于所述中空转轴上,用于刮除由微小气泡带出的细小纤维。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桨上设置有分散叉,所述出气孔均匀的设置于所述分散叉上。
进一步的,所述中空转轴下端设置有至少一根与所述气道相连通的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出气口与储液罐的底部相对。
进一步的,所述储液罐侧壁的上部设置有一收集环槽,所述收集环槽位于刮沫装置出料口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环槽下方设置有一排渣管。
本实用新型通过中空转轴使得外部的空气能够通过转动中的搅拌桨均匀的散入到白水之中,从而实现了气泡的在白水中的均匀散布,有效的提升了现有气浮装置对于白水中细小纤维的清除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3是搅拌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储液罐 11.出液管 12.白水进液管 13.收集环槽 14.排渣管2.中空转轴 21.气道 22.出气管 3.驱动装置 4.进气管 5.搅拌桨 51.出气孔 52.分散叉 6.刮沫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乡福利造纸厂,未经桐乡福利造纸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216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成型网自动校正器底座
- 下一篇:一种造纸脱水用的真空压榨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