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麻醉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20939.0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04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刘庆;张英;张萍;王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22 | 分类号: | A61B50/22;A61M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646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麻醉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麻醉支架。该麻醉支架,包括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开设有螺纹孔。本实用新型在调节限位机构的位置时,拉动限位机构,使齿条退出齿槽内,然后根据需要调节限位机构的位置,限位机构移动到指定位置后,松开限位机构,此时弹簧推动第一挡环,使固定块向下移动,将齿条插入齿槽内,通过齿条将固定块固定住,进而便于医护人员根据需要调节限位机构的位置,使用起来较为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麻醉支架。
背景技术
麻醉是施行手术时或进行诊断性检查操作时为消除疼痛、保障病人安全、创造良好的手术条件而采取的方法,由于病人进行手术或诊断性检查操作时,病人会感到疼痛,需要用麻醉机或其他方式使之全身或身体局部暂时失去知觉。以便减轻病人在手术或检查操作时引起精神紧张和反射性不良反应,由于麻醉机螺纹管较长和橡胶螺纹管沉重,较易形成死弯而造成管路不畅,给麻醉师的观察和操作带来许多不便。因此在麻醉时,需要使用麻醉支架对螺纹管进行支撑,并通过麻醉支架上的固定机构对螺纹管进行固定。
目前市场上的麻醉支架,相邻固定机构之间的距离大多为固定的,无法根据螺纹管的位置进行调节,使用起来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目前市场上的麻醉支架,相邻固定机构之间的距离大多为固定的,无法根据螺纹管的位置进行调节,使用起来较为麻烦,而提出的一种麻醉支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麻醉支架,包括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
所述固定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挡环,所述第一挡环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挡环,所述第二挡环的内壁与固定块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挡环的上表面与支撑板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与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开设有齿槽,所述齿槽的内壁与齿条的表面相互啮合。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块,所述螺纹柱的上表面与限位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与双头螺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双头螺杆的表面左右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所述第一卡块的表面和第二卡块的表面均与第二凹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卡块的右侧和第二卡块的左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双头螺杆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块,所述转块靠近限位块的一侧与限位块的表面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中心与双头螺杆的中心在同一垂直面内,且限位块的宽度大于滑槽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为正四棱柱,且固定块与第一凹槽之间距离大于齿条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双头螺杆表面的左右两侧均有螺纹,且双头螺杆表面的左右两侧螺纹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卡槽为半圆槽,且卡槽位于限位块的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未经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209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余热集汽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浴室地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