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真空环境用综合电缆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820640.5 | 申请日: | 2019-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52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 发明(设计)人: | 阮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德友线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02;H01B7/04;H01B7/17;H01B7/18;H01B7/28;H01B9/00;H01B11/18;H01B13/06;H01B13/08;H01B13/26;H01B13/00;H01B13/02;H0 | 
| 代理公司: | 32222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周青;许春光 | 
| 地址: | 2258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同轴缆线 电力传输线 缆芯 聚酰亚胺绝缘层 导体 电缆技术领域 聚酰亚胺护套 数字信号电缆 数字信号加密 本实用新型 编织屏蔽层 抗干扰能力 数字通讯网 布线成本 布线空间 导体外层 电力电缆 控制电缆 缆芯中心 通讯系统 依次设置 真空环境 综合电缆 内护套 外护套 构建 绞合 传递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真空环境用综合电缆,属于电缆技术领域。包括缆芯以及在缆芯外依次设置的内护套、外护套,所述缆芯由1根同轴缆线、6根电力传输线绞合而成,所述同轴缆线位于缆芯中心,6根电力传输线均匀分布于同轴缆线外层;所述同轴缆线从内到外依次由导体、聚酰亚胺绝缘层、编织屏蔽层、聚酰亚胺护套层构成;所述电力传输线由导体、导体外层设置的聚酰亚胺绝缘层构成。采用该结构的优点是可同时兼顾控制电缆、数字信号电缆、电力电缆的所有功能,大大节省了布线空间和布线成本,同时数字信号加密性及抗干扰能力更强,可构建数字通讯网综合传递各种消息使得通讯系统功能更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真空环境用综合电缆,属于电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真空环境在军事工业、宇航领域、真空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真空度在3×10-5pa温度 -200℃以下或300℃以上时,常见高聚物材料在上述环境中短分子链析出较大,总质量损失TML>1.3%,挥发可凝物CVCM>0.15%、而且易脆裂,使得超真空环境中信号传输和电力传输几乎不可能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超真空环境用综合电缆,该超真空环境用综合电缆采用1根聚酰亚胺绝缘同轴缆线与6根电力传输线共同组成,可应用于液氮,液氧、宇航领域、真空医疗等极低温或高温环境下数字信号的传输和电力传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超真空环境用综合电缆,其特征是,包括缆芯以及在缆芯外依次设置的内护套、外护套,所述缆芯由1根同轴缆线、6根电力传输线绞合而成,所述同轴缆线位于缆芯中心,6根电力传输线均匀分布于同轴缆线外层;所述同轴缆线从内到外依次由导体、聚酰亚胺绝缘层、编织屏蔽层、聚酰亚胺护套层构成;所述电力传输线由导体、导体外层设置的聚酰亚胺绝缘层构成。
优选地,所述同轴缆线的导体由7根直径为0.10mm的镀银铜合金导体绞合而成,镀层厚度达到5um以上。
优选地,所述电力传输线的导体由19根直径为0.25mm的镀银铜导体绞合而成,镀层厚度达到5um以上。
优选地,所述同轴缆线的聚酰亚胺绝缘层为在导体外绕包聚酰亚胺薄膜而成,该聚酰亚胺薄膜薄膜厚度0.035mm。
优选地,所述同轴缆线的编织屏蔽层采用直径为0.08mm的镀银铜导体编织而成,镀层厚度达到5um以上。
优选地,所述同轴缆线的护套层由绕包的聚酰亚胺薄膜构成,该聚酰亚胺薄膜厚度0.05mm。
优选地,所述电力传输线的绝缘层由绕包的聚酰亚胺薄膜,该薄膜厚度0.050mm。
优选地,所述内护套由绕包的改性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构成,膜厚度0.075mm。
优选地,所述外护套由增强聚醚醚酮纤维丝编织而成。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改性的聚酰亚胺材料、增强聚醚醚酮、改性微孔聚四氟乙烯(F4)在-269℃-400℃范围内能保持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物理性能,电性能和机械性能,在5×10-4pa环境中总质量损失TML<0.8%,挥发可凝物CVCM<0.10%真空环境下放气率≤10-11Pal/s*cm2。而且聚酰亚胺材料应用于-269℃环境中寿命比适用于空气中提高了一个数量级,采用改性微孔聚四氟乙烯(F4)绕包内护套,增强聚醚醚酮编织外护套,以利于电缆弯曲以及电缆内外介质的对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德友线缆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德友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206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