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止鼾器的静音座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20505.0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85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谢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科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5/56 | 分类号: | A61F5/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止鼾器 静音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止鼾器的静音座结构,止鼾器可检测判断鼾声并进行充气放气操作从而调节枕头的高度进而达到止鼾作用,止鼾器包括控制器、与控制器连接的收音器、可放入枕头内或枕头底部的充气袋、连接于控制器与充气袋之间的通气管,控制器内设有充气泵;静音座结构设于控制器内并连接于充气泵与通气管之间,静音座结构由第一静音座、第二静音座拼接而成,静音座结构上设有与充气泵连接的进气孔、与通气管连接的出气孔,静音座结构内设有若干可填充气体的腔室,腔室之间通过通气缺口来进行连通,气体从进气孔进入至腔室中并通过通气缺口流通至各个腔室内,气体充满各个腔室后由出气孔连续匀速平缓地进入至通气管中从而起到静音充气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止鼾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止鼾器的静音座结构。
背景技术
打鼾是由睡眠时呼吸不通畅所致,不仅会影响他人睡眠,也会因缺氧对自身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目前市面上出现了止鼾装置,但现有的止鼾装置的结构设计繁琐复杂,工作原理不够科学,而且现有的止鼾装置在工作时噪音较大,不具备静音效果,容易影响使用者的睡眠。
因此,如何实现一种结构新颖合理,工作原理科学巧妙,具有静音充气效果,可避免影响使用者的睡眠的止鼾器是业内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止鼾器的静音座结构,旨在实现一种结构新颖合理,工作原理科学巧妙,可使间断式充气变换为连续匀速平缓充气,具有静音充气效果,可避免影响使用者的睡眠,结构简单,生产加工容易,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的止鼾器的静音座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出止鼾器的静音座结构,止鼾器可检测判断鼾声并进行充气放气操作从而调节枕头的高度进而达到止鼾作用,止鼾器包括控制器、与控制器连接的可对周围环境的声音进行检测采集的收音器、可放入枕头内或枕头底部的充气袋、连接于控制器与充气袋之间的通气管,控制器内设有充气泵;静音座结构设于控制器内并连接于充气泵与通气管之间且起到静音充气的作用,静音座结构由第一静音座、第二静音座拼接而成,静音座结构上设有与充气泵连接的进气孔、与通气管连接的出气孔,静音座结构内设有若干可填充气体的腔室,腔室之间通过通气缺口来进行连通,气体从进气孔进入至腔室中并通过通气缺口流通至各个腔室内,气体充满各个腔室后由出气孔连续匀速平缓地进入至通气管中从而起到静音充气的效果。
优选地,腔室包括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第四腔室,腔室之间通过隔板进行间隔,第一腔室上设有所述进气孔,第四腔室上设有所述出气孔,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之间设有第一通气缺口,第二腔室与第三腔室之间设有第二通气缺口,第三腔室与第四腔室之间设有第三通气缺口,气体从进气孔进入至第一腔室中并通过第一通气缺口流通至第二腔室内,第二腔室内的气体通过第二通气缺口流通至第三腔室内,第三腔室内的气体通过第三通气缺口流通至第四腔室内,第四腔室内的气体由出气孔连续匀速平缓地进入至通气管中从而起到静音充气的效果。
优选地,第一静音座、第二静音座之间通过粘接剂或密封圈进行密封连接。
本止鼾器是通过充气泵为充气袋充气从而调节枕头的高度进而达到止鼾作用,但充气泵一般是间断式充气的,间断式的气体直接充入充气袋的话,充气噪音较大,会影响使用者的睡眠,而本静音座结构的结构新颖合理,工作原理科学巧妙, 可使充气泵间断式出来的气体逐步充满到各个腔室中,然后由出气孔连续匀速平缓地进入至通气管中从而起到静音充气的效果,本静音座结构可使间断式充气变换为连续匀速平缓充气,起到了静音充气的效果,可避免影响使用者的睡眠。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一种结构新颖合理,工作原理科学巧妙,可使间断式充气变换为连续匀速平缓充气,具有静音充气效果,可避免影响使用者的睡眠,结构简单,生产加工容易,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的止鼾器的静音座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止鼾器的静音座结构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科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科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205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画分离夹、油画提手及二者组合件
- 下一篇:一种钢笔加工用车削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