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灸针收纳盒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19237.0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505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亓效勤;王泉巅;叶霞;李秀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B50/36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李林合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灸 收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灸针收纳盒,属于针灸领域。一种针灸针收纳盒,包括盒体、设置在盒体内的收纳槽、设置在盒体底端的卸针盒、设置在卸针盒内并与收纳槽连通的卸针孔,盒体上设有放置孔,卸针盒采用的形状为圆台状且卸针盒横截面积较大的一端与盒体连接,卸针孔呈圆台状且卸针孔直径较大的一端与收纳槽连通,本实用新型从根本上避免了医生取针后再次接触针灸针的机会,保障了医生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灸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灸针收纳盒。
背景技术
随着针灸患者的愈来愈多,职业暴露针刺伤的案例也愈来愈多。很多医护工作者面临着感染传染病的高风险率。针灸科医生对于从患者身上取出针到废针投入锐器盒这一过程现有的模式是:医者左手拿棉签,右手取针,从患者身上取出的废针都拿在手里,等患者身上的针全部取出后再投在距治疗床有一定距离的锐器盒中。从患者身上取针到将污染过的针丢入锐器盒这一过程中,都有可能出现针灸针刺伤自己或别人的风险。
最常见的情况是部分患者在针取出过程中会出现流血等情况,医者从患者身上取针时由于一只手上持针太多,另一只手又要及时对患者针孔进行按压止血,就很容易被针刺伤;其次,我们取针时一般会将针尖向外,由于取出的针丢入锐器盒中会有一定距离,此时可能由于针灸室空间小或人数多容易对他人造成误伤;最后在将针丢入锐器盒时由于锐器盒口径太小,很容易将针丢在锐器盒之外,这时就需要医者将锐器盒外的针捡起重新丢入锐器盒中,此时被刺伤的风险又会增加。为避免废针丢在锐器盒之外,医者持废针之手就不得不靠锐器盒口径更近些,这又增加了锐器盒里的针刺伤医者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针灸针收纳盒,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针灸针收纳盒,包括盒体、设置在盒体内的收纳槽、设置在盒体底端的卸针盒、设置在卸针盒内并与收纳槽连通的卸针孔,盒体上设有放置孔,卸针盒采用的形状为圆台状且卸针盒横截面积较大的一端与盒体连接,卸针孔呈圆台状且卸针孔直径较大的一端与收纳槽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设置在盒体上的放置孔,便于医生取针后污染针的放入,同时又保证了污染针不会轻易地掉出盒外。当医生需要将收纳槽内的污染针倒入锐器盒时,将卸针孔的输出端伸入锐器盒口径中,保证了污染针容易倒进锐器盒而不掉在锐器盒外。同时因为卸针盒的形状为圆台状而不是垂直角度,更利于卸针孔中污染针的倒出。
作为优选,卸针孔的孔壁上设有油纸。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卸针孔内的油纸,减少卸针孔与污染针之间的摩擦力,污染针能够更顺畅的从卸针孔内倒出,而不会卡置在卸针孔内。
作为优选,盒体的外侧设有与盒体转动连接的提手。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盒体外侧的提手,便于医生取针时将本实用新型携带至患者床边。
作为优选,盒体的底端设有多组底座。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盒体底端的底座,避免盒体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滚动等情况,给医生造成不便。
作为优选,盒体采用的形状为长方体。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设置在盒体上的放置孔,便于医生取针后污染针的放入,同时又保证了污染针不会轻易地掉出盒外。当医生需要将收纳槽内的污染针倒入锐器盒时,将卸针孔的输出端伸入锐器盒口径中,保证了污染针容易倒进锐器盒而不掉在锐器盒外,同时因为卸针盒的形状为圆台状而不是垂直角度,更利于卸针孔中污染针的倒出,本实用新型从根本上避免了医生取针后再次接触针灸针的机会,保障了医生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未经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192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口切割机构
- 下一篇:一种实验台用框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