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18751.2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582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陈亮美;秦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11444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模组 模组框架 排气通道 热失控 电池单体 储能器件 排放 申请 起火 | ||
本申请涉及储能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该电池模组包括模组框架和容置于所述模组框架的电池单体;所述模组框架设置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被设置为当所述电池模组发生热失控时,热失控产生的气体能够通过所述排气通道排放。本申请提供的电池模组,包括模组框架和容置于模组框架的电池单体,模组框架设置有排气通道,当电池模组发生热失控时,热失控产生的气体能够通过排气通道排放,从而防止发生电池模组起火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储能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普及,动力电池变得尤为重要。电池模组是动力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电池模组的容量逐渐增大,电池模组的热失控危害也越来越大。
为了降低电池模组的热蔓延,现有技术中通常在电池模组的电池单体之间设置隔热垫,但是设置隔热垫的方式只能减缓热蔓延的时间,并不能解决热失控以及电池模组起火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降低电池模组的热失控和起火风险。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模组框架和容置于所述模组框架的电池单体;
所述模组框架设置排气通道;
所述排气通道被设置为当所述电池模组发生热失控时,热失控产生的气体能够通过所述排气通道排放。
优选地,所述模组框架包括框架本体和端板;
所述框架本体沿所述电池模组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开口;
所述端板封堵所述开口,且所述端板与所述框架本体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排气通道设置于所述框架本体。
优选地,所述框架本体沿所述电池模组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内板和外板;
所述框架本体沿所述电池模组的高度方向设置有顶板和底板;
所述内板、外板、顶板和底板围成所述排气通道。
优选地,所述框架本体沿所述电池模组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的内板上,至少一个内板设置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内设置有防爆片。
优选地,所述框架本体沿所述电池模组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的外板上,与设置有排气孔的内板对应的外板设置有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框架本体还包括隔板;
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排气通道内,且将所述排气通道分隔为两个以上的子通道。
优选地,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防护板;
所述防护板固定于所述底板,且位于所述底板远离所述顶板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缓冲板;
所述缓冲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且位于所述底板与所述防护板之间;
所述缓冲板沿电池模组的高度方向,向远离所述顶板的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框架本体沿电池模组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凸部和凹部;
相邻的电池模组的框架本体之间的所述凸部和所述凹部相互配合。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电池模组,包括模组框架和容置于模组框架的电池单体,模组框架设置有排气通道,当电池模组发生热失控时,热失控产生的气体能够通过排气通道排放,从而防止发生电池模组起火的风险。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187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